iPhone XX:十年后的苹果会引领哪些黑科技?
2020-01-05 09:39:49 来源:麦姆斯咨询 评论:0 点击: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07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发布的第一款iPhone引发了智能手机业界的巨大轰动。这款手机融合了多项快速兴起的技术,包括电容式多点触控、无处不在的移动数据网络和小型化计算,这是苹果的第一次重大飞跃。
在iPhone问世前,从未有过任何载体将这些早已存在的技术融合得如此精致,如此触手可及。
随着革新进程,在过去十年中,苹果(Apple)陆续推出了高密度像素的显示屏、苹果智能语音助手(Siri)、LTE、和闪电接口(Lightning)、定制的64位芯片、触控ID(Touch ID)、可扩展性和连续性功能、苹果手表(Apple Watch)和无线耳机(AirPods)、计算摄影(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和音频、无线感应快捷充电等。
蒂姆·库克(Tim Cook)在2017年发布的iPhone X,是将可弯曲的OLED显示屏、深度感知和面部ID(Face ID)摄像头以及神经引擎芯片等新技术融合,并弃用了十年前的基本互动元素,即“Home”按钮,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直观的手势导航系统,这是第二次重大飞跃。
极致的动态范围和空间音频以及WiFi 6和超宽带(Ultra Wide Band,简称UWB)紧随其后,但回顾过去不会像展望未来那样令人振奋。所以将要探讨的,不是过去,而是将来;不是今年,而是未来十年。
当然,苹果会推出iPhone 12和5G版,但除此之外,新一代的iPhone还将融合更广泛的技术,这些迅速崛起的新技术将以iPhone XX为载体,带来更引人瞩目的第三次飞跃。
这一次的重大飞跃将有可能以如下形式呈现:
可穿戴
十年前,乔布斯在最后一次主题演讲中宣布了iCloud的诞生,同时也宣告了iTunes在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端使用的终结。这预示着用户即使没有PC,也可以通过iPhone和iPad使用iTunes,而直到iOS 5的诞生,这项功能最终得以实现。
在这十年期间,Apple Watch也被预测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依附iPhone使用的终结也意味着Apple Watch成为独立可穿戴设备的开始,用户即使没有iPhone,也可独立使用Apple Watch。
尽管独立的可穿戴设备无法实现所有功能,就如同手机无法完全取代PC,但是这些设备依然可以满足用户越来越多的需求,而无需用户再通过使用手机或PC执行相关的操作。
随着手机越来越多地取代PC的功能,手表越来越多地取代手机的功能,AirPods和其它类似的耳机也会越来越多地取代手表的功能。
上述视频中也介绍到了这项功能,AirPods无需连接手机或手表,即可独立音乐、播客并进行轮放。
可折叠
有人曾说,人类科技的发展史就是生活相关物品的可折叠史,书籍、本册、钱包、衣服、墨西哥薄饼、玉米卷饼……一直到笔记本电脑。这样的发展史阐释了将深度加倍以减小宽度或高度的合理之处。有了坚实的外在保护,才能体现内在的价值。
显示屏的发展史也不例外,手机和平板电脑显示屏越来越大。在过去的十年中,iPhone显示屏从4.5英寸增加到6.5英寸,iPad从9.7英寸增加到12.9英寸,显示屏的尺寸已不再方便用户随身携带,如无法放置在衣服前置的口袋,亦或是紧身裤的臀部口袋与衬衫口袋。
然而,用户现在可购买到的可折叠设备甚至都不是beta版,而是alpha版。将显示屏折叠的技术尚未成熟,目前仍处于开发阶段。
但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会出现,这只是时间问题。一旦这项技术得以实现,可折叠设备就可以像钱包、书籍那样放置在任何地方,让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而无需担心设备的存放问题。
可投影
尽管可穿戴设备和可折叠设备在过去很多年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可投影设备也开始崭露头角。就像网站被分解成Web服务一样,不仅可以在浏览器中打开,同样也可以在应用程序和其它服务程序中打开,如Twitter API、OAUTH、YouTube streams,且列表也不受限制,因此应用程序界面也从逻辑与二进制blobs中分解出更多可投影的功能。
可投影设备可以让用户的信息投影到其它任何载体中。WatchKit是苹果推出的早期投影应用程序,但其存在一定缺陷。如今,CarPlay、Android Auto、AirPlay和ChromeCast的性能更优,具备连续性、隔空投送、通用剪贴板、越区切换等功能。
这项技术的主旨是,不仅是数据的内容,包括数据的状态甚至是数据的功能都不再与单一设备绑定,而是与用户身份绑定,并能确保有效的安全性,因此任意投影的使用效果令人振奋。
环境计算
Siri是史蒂夫·乔布斯最后主导开发的项目之一,在他去世的前一天Siri正式发布。在过去的十年中,亚马逊(Amazon)的Alexa,谷歌(Google)的Google Assistant,微软(Microsoft)的Cortana,三星(SAMSUNG)的Bixby以及其它一系列更小众的虚拟助手都陆续兴起。
这些虚拟助手的功能还不是很完善,无法与任何科幻电影中的同类型角色相媲美。
它们虽然都已摆脱原始的语音形态,正朝着真正的自然语音形态演化,但目前该项技术仍处于摸索阶段。
当按下按钮,唤醒虚拟助手,这不仅是语音优先输入革命的开始,也是环境计算革命的开始。
显示屏对于非线性阅读依然具有重要价值,用户可直接读取相关信息而无需等待语音的答复,当然,语音功能的回复速度也是十分及时的。
本文视频中也谈及了Touch ID与Face ID的博弈终将停止。
口袋里的手机、手腕上的手表、耳朵中的耳机、眼睛前的眼镜,将不断获取用户面部的几何形状、声音片段、手指触感、脉搏节奏,从步态与其它生物特征和行为方面验证,一旦确认用户身份信息,就可以解锁并使用设备。
随着5G的普及,6G的步伐也越来越近,在下个十年之交或将迎来7G,这些设备将不被设限,在任何场所、任何时间始终保持连接。
iPhone XX(2027)
当所有上述技术融合在一起,就有可能带来iPhone下一个重大飞跃,并且是一场远超当前iPhone概念的变革。
没有玻璃和不锈钢,而是大理石或表链,也许只是将其用作手表,或将其放在口袋中。新一代iPhone将完成三件简单的任务:
1、通过不断建立可信任的生物特征和行为阈值,合理验证用户身份。
2、云连接允许在当前状态下访问用户的所有数据。
3、可以随时随地地投影到任何显示屏,并匹配任何界面。
这意味着,用户只需通过AirPods说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就可以访问和改变云中的任何内容,包括通过说出等效的工作流程即可进行复杂的操作。
如果用户佩戴AR眼镜,就可以直接观看投影的界面,人眼直观的信息比耳朵听到的信息效果更佳。
如果用户需要更多不同的信息,通过口袋或背包中的一台玻璃和不锈钢材质的设备,无论其大小如何,是折叠还是平铺,都将为用户计算环境。用户就像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那样使用设备。Taptic Engine的发展也让用户可以体验不同键盘、按钮或控制面板带来的震动触觉效果。
同样,不管是在个人或公共办公环境、远程办公,还是酒店或会议室,几乎任何环境都可以通过大小不一的玻璃或金属载体进行投影。
当用户不需要使用设备的这些功能时,那它们就只是用户的眼镜或耳机。眼镜、耳机是最贴近用户身体的外部控制设备,或许不久的将来,这些功能都将从用户的一部分。
延伸阅读:
《苹果iPhone XR射频前端模组:Qorvo QM76018》
《苹果iPhone XS/XR射频前端模组:博通AFEM-8092》
《iPhone X中的ToF接近传感器和泛光照明器:专利到产品全解析》
《iPhone X中高频LTE射频前端模块:博通AFEM-8072》
上一篇:韩国首都年内将装3000个AI摄像头:可判断路人是否被跟踪
下一篇:TriEye与保时捷合作,将短波红外传感器应用于ADAS和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