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测量压力和剪切力的多轴传感器系统,用于AR生理参数监测
2025-10-13 21:31:02 来源:麦姆斯咨询 评论:0 点击:
近年来,医疗行业对增强现实(AR)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得益于其沉浸式交互环境,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在手术、康复、诊断、教育和治疗过程中更直观地解读传感数据。然而,目前与AR平台集成的可贴肤式穿戴传感器,更多地聚焦于人机交互(HMI)功能以实现交互体验。此外,目前大多数与AR系统配合使用的穿戴传感器存在刚性、笨重等问题,这限制了其在患者皮肤界面的应用,难以满足个性化医疗监测需求。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针对上述挑战,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款轻薄小巧的无线无电池多轴传感器,并将其与AR平台集成,可对受试者的传感数据(例如压力、剪切力和温度)进行可视化呈现。该系统在预防压疮、监测姿势以预防椎间盘突出,以及为轮椅使用者和卧床受试者提供直观的AR生理参数监测方面,均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相关研究成果以“Wireless, battery-free multi-axial sensor for augmented reality-assisted monitoring at skin interfaces”为题发表在npj Flexible Electronics期刊上。
这项研究提出的多轴传感器包含四个三层悬臂式应变片,外部包裹有柔软的弹性体外壳。当受到压力与剪切力作用时,通过整合四个悬臂式应变计输出的电信号,可获取合成力(即压力与剪切力)的大小及方向信息。整个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1)基于近场通信(NFC)的无线传感平台,可实现压力、剪切力与温度的实时连续测量;(2)AR系统,通过智能设备对传感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构建沉浸式交互环境。

图1 无电池无线多轴传感器的示意图与实物图

图2 无电池无线多轴传感器的性能特征
为实现多用途生物医学应用,研究人员将该系统应用于轮椅使用者和卧床受试者,并结合机器学习技术,验证了其在以下场景中的有效性:(1)预防压疮;(2)监测姿势以预防椎间盘突出;(3)通过AR系统直观监测作用于皮肤界面的力信号。针对受试者的验证试验表明,得益于无线无电池技术实现的轻薄小巧设计,该多轴传感器在多用途监测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与适配性,且未给受试者带来任何不适感。

图3 基于无线无电池多轴传感器对轮椅使用者进行姿势监测

图4 基于无线无电池多轴传感器对卧床受试者进行AR辅助监测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所提出的与AR系统集成的无线传感平台,能够让医护人员通过AR技术即时、直观地获取多种隐性触觉传感数据。这不仅支持医护人员快速、直观地判断患者健康状况,还能帮助在医院场景中节省时间与精力,进而缓解全球范围内医护人员短缺的问题。此外,该系统还可辅助医护人员开展压迫治疗、神经损伤预防及假肢界面应用——在这些场景中,对多个部位的压力与剪切力数值进行实时测量,对于实现精准诊断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仍存在若干未解决的技术挑战。首先,当前AR系统面临延迟问题,这会影响传感数据的实时可视化。为确保临床环境中交互的流畅性与决策的及时性,必须最大限度降低这种延迟。其次,无线多轴传感器与AR系统的集成还面临其它挑战,例如实现可靠的数据同步与实时分析——尤其是在涉及多个传感器的动态环境中。此外,尽管该无线传感器系统已被证实有效,但如何实现与人体皮肤的完美贴合,以及确保其对不同体型和动作的良好适配性,仍需进一步改进。
未来,在沉浸式交互AR环境中,将无线多轴传感器阵列获取的传感数据叠加到用户视野中,将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皮肤界面的各类生理参数(例如压力、剪切力、温度、心率、湿度、pH值和汗液成分),并即时评估与疾病诊断及预防相关的风险因素(例如压疮、椎间盘突出、下肢静脉溃疡、神经损伤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鉴于医护人员(例如护工和专业医疗人员)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研发并验证“传感器-人工智能(AI)”集成预测模型对于提升医院运营效率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将聚焦于建立可靠的预测模型,这需要制定可扩展的全面方案,例如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开展临床试验,从大量受试者中收集高质量临床数据。此外,AR系统与无线传感平台的集成在医疗健康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可广泛应用于假肢优化、康复治疗、疾病诊断、医学教学及临床治疗等多个医疗场景。
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28-025-00479-4
延伸阅读:
上一篇:受猫须启发的高灵敏度柔性压力传感器,助力可穿戴健康监测与运动分析
下一篇:基于MEMS谐振器的力学传感器获得美国DARPA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