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流控 > 正文

EMCOOL推出芯片级微流控冷却解决方案,面向AI数据中心散热应用
2025-10-12 22:33:41   来源:麦姆斯咨询   评论:0   点击:

EMCOOL公司宣布推出专为AI数据中心应用量身定制的芯片级微流控冷却解决方案——Everest系列产品线。该平台利用其获得专利的微流控冷却散热技术,提供无与伦比的热管理,能够消除每个GPU高达5 kW的热负荷,以实现高性能计算效率和可扩展性。

EMCOOL凭借其专利技术,有望解决当前人工智能(AI)最大的瓶颈之一:热限制,为更快、更高密度、更节能的计算铺平道路。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美国EMCOOL公司宣布推出专为AI数据中心应用量身定制的芯片级微流控冷却解决方案——Everest系列产品线。该平台利用其获得专利的微流控冷却散热技术,提供无与伦比的热管理,能够消除每个GPU高达5 kW的热负荷,以实现高性能计算效率和可扩展性。

 EMCOOL的Everest系列芯片级微流控冷却器,设计用于处理每个AI芯片高达5 kW的热负荷

EMCOOL的Everest系列芯片级微流控冷却器,设计用于处理每个AI芯片高达5 kW的热负荷

目前,AI芯片的热输出还没有达到5kW,但是EMCOOL的Everest系列芯片级微流控冷却器证明了实现该目标散热的可能性。经过技术证明,即使在紧凑的尺寸中也能有效地管理如此高的热负荷,不仅为AI数据中心投资提供了未来保障,也为芯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打开了新大门,解锁更高的时钟频率,实现更快的计算速度,显著提高每个机架的芯片密度。这些都是高性能AI数据中心所必需的。并且,所有这些都是在不影响当前CMOS芯片处理工作流或标准冷却模块组装程序的情况下实现的。

利用EMCOOL开发的“Direct Silicon Footprint Microfluidics(DSFM)”专利技术,热量可通过专为芯片设计的微流控冷却层在热源处直接去除。该微流控冷却层会针对所支持的每一款芯片型号进行优化,以减少热量扩散效应。

要在如此小的区域内高效去除热量,需要通过高纵横比的微加工结构来实现,这能显著增强流体混合和传热效率。通过结合多重功能特性,整个热传导网络消除了散热阻力,同时还降低了接触和对流阻力。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整体热阻明显降低,因而能够在较低的硅温度下耗散更高的热量,这是其微流控解决方案最重要的特性。

EMCOOL嵌入式微流控冷却技术示意图:(左)CPU和EMCOOL组件的剖面图,(右)散热路径。

EMCOOL嵌入式微流控冷却技术示意图:(左)CPU和EMCOOL组件的剖面图,(右)散热路径。

EMCOOL嵌入式微流控冷却器专利中的示意图,在冷却模块流体面上具有微针翅片(Micro-pin fins),以及热界面材料(TIM)层

EMCOOL嵌入式微流控冷却器专利中的示意图,在冷却模块流体面上具有微针翅片(Micro-pin fins),以及热界面材料(TIM)层

EMCOOL嵌入式微流控冷却器专利中的微针翅片局部放大图

EMCOOL嵌入式微流控冷却器专利中的微针翅片局部放大图

EMCOOL首席执行官(CEO)、联合创始人Daniel Lorenzini表示:“四年来,EMCOOL的技术为高端工作站提供直接芯片冷却,展示了无与伦比的可靠性和热管理性能。最初针对利基市场的解决方案,现已发展成为完全符合现代和未来AI数据中心需求的重大突破。”

Everest微流控冷却器由EMCOOL基于其领先数据中心合作伙伴的技术需求而开发。EMCOOL具有设计灵活性,包括端口配置、钎焊等密封方法和其它关键参数,可确保在广泛的应用中无缝适配。其它优点包括:降低芯片结温、降低漏电流、提高可靠性以及降低功耗。在现代数据中心拥有数千个GPU的规模下,这些收益叠加起来可以显著减少电力用量和整体功耗。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扩大规模,EMCOOL正在积极开展融资,并已开始与领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合作。这些合作伙伴高度认可EMCOOL微流控冷却平台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

“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热管理已成为其决定性的瓶颈之一。”EMCOOL首席科学官(CSO)、联合创始人Yogendra Joshi说,“我们相信EMCOOL在解决这一挑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正在积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资本基础,以确保客户和投资者都能参与这一关键的基础设施转型。”

延伸阅读:

《MEMS风扇论文与专利态势分析-2025版》

《热界面材料(TIM)技术及市场-2026版》

《面向边缘应用的人工智能(AI)芯片-2023版》 

相关热词搜索:微流控 冷却器 芯片散热

上一篇:基于MEMS微流控悬臂梁的谐振式传感器,高效检测水溶液中的微量化学物质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