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芯微构建“MEMS+ASIC+模组”全链路生态,领跑国产压力传感器自主化新阶段
2025-11-06 19:41:03 来源:麦姆斯咨询 评论:0 点击:
微访谈:纳芯微压力传感器市场总监毛怿奇
访谈背景: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纳芯微,科创板股票代码:688052)是国内领先的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企业,专注于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三大核心技术方向,致力于为汽车、工业、医疗、消费电子等行业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自2013年成立以来,纳芯微持续深耕压力传感器领域,构建起从敏感单元到信号调理芯片再到合封压力传感器的完整产品体系,在国产压力传感器领域已成功建立“技术领先+产品全覆盖+应用多元化+客户信任度高”的核心地位。无论是作为标准产品提供商,还是定制化联合开发伙伴,纳芯微均已具备全球市场竞争力。本次微访谈特别邀请纳芯微压力传感器市场总监毛怿奇先生,围绕纳芯微压力传感器的产品发展、技术突破、应用拓展与全球战略等议题,探讨纳芯微在该领域的布局与前瞻思考。

纳芯微压力传感器市场总监毛怿奇
麦姆斯咨询:您好!感谢您接受麦姆斯咨询的采访,首先请您做一下自我介绍和在纳芯微的工作职责。
毛怿奇:我目前任职纳芯微压力传感器市场总监,负责公司压力传感器业务的市场规划、产品推广、客户与渠道拓展以及与主要客户的深度合作开发工作,覆盖汽车、工业、白电与医疗等应用领域。
麦姆斯咨询:传感器作为纳芯微三大核心技术方向之一,请您整体概述传感器业务板块布局情况。
毛怿奇:纳芯微三大核心方向为传感器、信号链与电源管理。其中,传感器板块覆盖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重点聚焦汽车与泛能源市场,同时拓展白电、消费与医疗等应用。
麦姆斯咨询:纳芯微早在2014年就发布了首款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NSA2200/2300,而如今已成功构建完整的压力传感器产品线,请您总结纳芯微压力传感器发展历程及产品矩阵。
毛怿奇:纳芯微压力产品布局主要包括低压区的合封压力传感器和全量程的调理芯片。
对于1 Mpa以下的低压量程,纳芯微聚焦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涵盖绝压以及表压/差压两大类合封产品。
对于1 Mpa到10 Mpa的中压段,纳芯微主要提供ASIC调理芯片,客户可以搭配其它的传感器敏感单元,做成传感器模组。
对于超过10 Mpa量程的高压传感器,是通过前端的金属膜片来承压/感压的,所以一般为玻璃微熔/薄膜溅射传感器,还有一种面向工业应用的充油芯体传感器。针对这种大量程应用场景,纳芯微也主要以提供ASIC调理芯片为主,覆盖的主要应用包括汽车刹车以及工业工程车辆上的压力检测。

压力传感器分类
麦姆斯咨询:作为国内少数实现“MEMS芯片+信号调理(ASIC)芯片+模组”全链路闭环的压力传感器供应商,您认为这对产品质量、交付能力及客户体验有何具体提升?
毛怿奇:全链路闭环,可以帮助我们在产品质量端实现端到端可控,MEMS芯片与调理芯片的匹配度更高,从而减少外部协作的兼容性问题。同时,全链路数据可追溯,比如从敏感单元研发到模组标定,能针对性优化温度漂移、噪声等问题。像我们的车规级合封压力传感器产品NSPAS1,在海外头部客户电池包项目中,稳定性得到了长期验证。

纳芯微车规级集成式绝压传感器NSPAS1
在产品交付端,全链路闭环一方面使供应链韧性更强,可通过内部协同调整产能分配。比如2023年纳芯微推出的白电用NSPGD1M,快速切换国产供应链实现了批量交付;另一方面,能够缩短交付周期,无需依赖外部厂商提供MEMS芯片或信号调理(ASIC)芯片,从而更快速地适配客户端的定制化需求。

压力传感器原理
麦姆斯咨询:请介绍纳芯微压力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及销售情况,另外客户及合作伙伴反馈如何?
毛怿奇:我们的压力传感器已覆盖广泛的应用领域,销售与客户反馈均保持良好态势。
目前,纳芯微的压力传感器主要覆盖四大核心应用板块,一是汽车领域,覆盖燃油车(发动机进气、机油压力检测)与新能源车(电池包热失控、空调热管理、座椅气囊),还包括安全场景(碰撞检测、气刹系统);二是工业领域,聚焦压力/温度变送器、HVAC(风量控制、滤网堵塞检测)、消防余压检测;三是白电领域,以洗衣机液位检测为主,支持蒸汽洗、节水等功能;四是医疗领域,核心是呼吸机气道压力检测(NSPGS5),还适配血压计、生物安全柜等。

纳芯微单气嘴表压压力传感器NSPGS5
截至目前,纳芯微的压力传感器累计发货超1.5亿颗。2024年的新品NSPGL1(燃油压力检测)已在头部车企陆续出货,医疗用NSPGS5在国内医疗市场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工业领域的明星产品NSA/C2860(X)已持续稳定量产多年。

纳芯微针对汽车燃油蒸汽压力检测与真空助力压力检测等市场推出的NSPGL1
头部客户对我们的压力传感器认可度较高,比如医疗领域的头部呼吸机厂商、白电领域的国内洗衣机头部品牌,均长期采用我们的方案,反馈“精度达标、稳定性强”。合作伙伴方面,与大陆集团的合作已经从国内轮速传感器延伸至海外的碰撞传感器开发,对方非常认可我们的技术响应速度与定制化能力。
麦姆斯咨询:纳芯微压力传感器在车载应用中的布局广度令人印象深刻,几乎覆盖了传统燃油车及新能源车的所有压力传感器需求,在这一赛道上,纳芯微如何一步步建立起竞争优势?
毛怿奇:我们的车载竞争优势通过“长期布局+技术迭代+生态协同”逐步积累,具体来说包括:
早期夯实基础:从信号调理芯片切入,2014年推出车规级压力调理芯片NSA2200/2300,2016年发布车规级ASIC(NSA/C9260系列),2017年实现批量装车,先在后端市场建立“稳定供货”的口碑,为后续拓展打下基础。
实现突破:2019年正式布局MEMS压力传感器,2020年推出车规级合封压力传感器NSPAS1,同步实现“调理芯片+MEMS”的自主整合;2022年NSPAS1在海外头部客户电池包热失控项目批量出货,抓住新能源安全机遇,同时完成从“单一芯片”到“系统方案”的转型。
多场景覆盖:针对车载细分场景迭代产品,比如为东南亚市场开发NSPAS3M(防蚊虫小气孔)、为混合动力汽车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开发NSPAS5(耐腐蚀)、为座椅气囊开发NSPAD1(小尺寸),同时与大陆集团合作开发功能安全碰撞传感器,实现“传统燃油+新能源+安全场景”的全覆盖。
生态与供应链协同:一方面深化与头部客户的联合开发(如大陆集团),通过客户需求反哺技术迭代;另一方面构建全球供应链布局(德国、日本、韩国),提升交付韧性,同时借助海外客户影响力拓展国际市场,形成“技术-产品-市场”的正向循环。

纳芯微车用压力传感器应用示例
麦姆斯咨询:随着汽车的电气化、智能化以及安全法规升级等趋势,请您谈谈车载压力传感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纳芯微是否已有对应的技术储备或新产品开发计划?
毛怿奇:未来的安全法规将日益趋严,需要压力传感器具备预警与自诊断能力。我们已开发具有自判定算法的电池包热失控压力传感器(2026年量产),可检测压力绝对值,以及斜率变化并输出报警信号。同时,我们与大陆集团合作的碰撞传感器已具备功能安全特性,未来将拓展至更多安全场景。
此外,车载压力传感器还对小型化、低功耗与耐腐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载智能化场景(如座椅按摩、小尺寸气囊)需要压力传感器具有更小的封装,电池包场景则需要低功耗(休眠时仍持续监测),尾气再循环场景则提出了耐腐蚀需求。针对这些趋势,我们已相继推出面向座椅气囊应用的小尺寸压力传感器NSPAD1,以及面向EGR应用的耐腐蚀压力传感器NSPAS5。
麦姆斯咨询:在工业控制、白色家电和医疗设备应用领域,纳芯微压力传感器有哪些典型客户案例或代表性项目可以分享?
毛怿奇:工业控制领域:核心案例是压力/温度变送器场景,纳芯微的明星产品NSA/C2860(X)已成为国内变送器厂商的主流选择。此外,在HVAC领域,我们的微小量程差压传感器NSPDS9已用于空调滤网堵塞检测与流量监测,合作客户包括国内暖通设备头部企业。
白色家电领域:代表性案例是洗衣机液位检测,2022年NSPGD1F在国内洗衣机头部客户实现批量出货,2023年推出的国产供应链版本NSPGD1M,进一步适配客户成本需求,支持蒸汽洗(低水位高精度)、节水洗涤(中水位控制)、防溢出(高水位监测)等功能。
医疗设备领域:标杆案例是呼吸机气道压力检测,2022年推出的NSPGS5已进入国内头部呼吸机厂商供应链,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同时NSPDS9可以兼容呼吸机流量检测。此外,我们的压力传感器还用于血压计、生物安全柜,合作客户包括国内医疗设备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
麦姆斯咨询:纳芯微在德国、日本和韩国设立分支机构,并推进全球化策略,您认为这些布局在压力传感器供应链韧性和客户拓展上产生了哪些实际成效?
毛怿奇:在供应链方面,我们实现了“多维协同”,海外据点可以对接当地优质供应链资源(如封装、测试厂商),与国内供应链形成互补,减少单一区域风险。目前,我们已构建起“国内+海外”的供应链生态,弹性显著增强。
全球化策略显著增强了我们的客户支持拓展:一是切入海外头部客户合作,例如从轮速传感器合作延伸至碰撞压力传感器联合开发;二是深耕区域市场,比如德国、日本、韩国据点,可以快速响应当地车企与电子厂商需求;三是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海外据点能够提供本地化的技术支持。
延伸阅读:
《安费诺NovaSensor压力传感器芯片P883产品分析》
上一篇:灵明光子SPAD面阵芯片:2D图像和3D点云迈向感算统一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