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自动驾驶,新纳传感携四大惯性导航产品参加中国卫星导航年会
2019-05-22 13:41:11 来源:麦姆斯咨询 评论:0 点击: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新纳传感系统有限公司(Aceinna, Inc. 下称:新纳传感)携旗下四大惯性导航产品参加近期在北京开幕的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CSNC),展位位于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T38。新纳传感展示了其聚焦自动驾驶市场的核心惯性导航产品,包括OpenIMU300, IMU381ZA, INS1000, 以及新产品OpenRTK330。此外,新纳传感首席技术官Mike Horton作为组委会特邀嘉宾,在“高精度位置导航”分会上发表“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GNSS/INS器件和RTK/PPP网络架构”的主题演讲;新纳传感在会展中心B1层新技术新产品发布区召开OpenRTK330新产品发布会。
新纳传感一直聚焦自动驾驶导航定位技术,目前已经开发出完整的产品线,包括高性能代码开源惯性测量单元(IMU)和高精度GNSS实时动态(RTK)导航系统,并获得了不俗的市场反响。新纳传感IMU381ZA入选了《Electronic Products》评选出的“十大汽车传感器”;代码开源OpenIMU平台获得了《Design News》2019 GOLDEN MOUSETRAP AWARDS(金鼠夹奖)、Frost & Sullivan“全球新产品创新奖”等多个奖项。此次新纳传感将在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展示的四大惯性导航产品包括:
新产品OpenRTK330集成了多频段RTK/GNSS接收器和三重冗余惯性传感器,其航迹推算(Dead Reckoning)技术可在GNSS信号较弱时保持厘米级的精度定位。OpenRTK330是超小型(31mm x 33.5mm)RTK INS解决方案,其配置的开源工具链可直接支持定制的板载算法、I/O和通信堆栈,多频段GNSS接收器可以接收所有卫星信号(GPS, 北斗, GLONASS, Galileo, QZSS, NAVIC, SBAS)并可同时跟踪80个频道。
IMU381ZA是6 DOF的惯性测量系统,适用于包括精准农业在内的多种高精度定位应用。
OpenIMU300作为IMU381ZA的升级版,支持开源代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应用需求,利用软件栈对传感器进行算法编码。
INS1000配置双频RTK,可确保GNSS信号与惯性传感器数据的融合,提供厘米级的精度定位。
四大惯性导航产品
自动驾驶车辆需要依靠多种传感器的融合,既需要能够获取外部环境数据的感知型传感器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也需要能够获取位置信息的定位型传感器GNSS和IMU。由于IMU不依赖于外部环境,使其成为安全和传感器融合的核心技术之一。IMU可用于填补GNSS信号更新之间的空白,甚至可以在GNSS信号缺失或其他传感器停止工作期间利用航迹推算(Dead Reckoning)技术来确定位置。因此,高精度IMU是自动驾驶方案中的核心传感器之一。基于光纤陀螺技术的传统高精度IMU由于成本过高无法用于汽车市场,而以新纳传感为代表的新型IMU供应商推出了基于MEMS的高精度低成本IMU解决方案,有望消除高精度IMU纳入自动驾驶方案的成本障碍。
新纳传感董事长兼CEO赵阳博士表示:“自新纳成立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开发高精度低成本惯性导航产品和方案,聚焦自动驾驶市场。我们希望在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展示我们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并与客户及合作伙伴进一步深入沟通,通力协作,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整体商用化步伐。”
延伸阅读:
上一篇:ams、Ibeo和采埃孚强强联合,打造业界首款固态激光雷达
下一篇:沈阳仪表院陪同辽宁省领导调研MEMS传感器芯片线
经典文章回顾
- 惯性传感器厂商mCube更名为Movella,挖掘运动数据价值
- 长沙高新区建成79GHz毫米波雷达生产线,雷达应用遍地开花
- OCT+近红外光谱,SpectraWAVE血管内成像平台获得FDA上市前批准
- 敏芯股份李刚:专注实现MEMS芯片中国造
- 国产MEMS产业正崛起,士兰微凭何立足MEMS IDM之林?
- 硅光子传感技术领先厂商Rockley Photonics申请破产保护
- 安防监控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思特威携手合肥晶合布局12寸CIS产线
- Aeva全球首款4D激光雷达芯片模组,交由光电子制造领导者Fabrinet量产
- 新加坡A*STAR助力MetaOptics引领全球超构透镜的创新和制造
- 全球光电行业“奥斯卡”,2022年“棱镜奖”入围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