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醒李远:固态激光雷达的低成本量产方案
2017-08-15 21:41:30 来源:PNP 评论:0 点击:
帮无人机安装“眼睛”实现智能化的概念提出了几年,但激光雷达却迟迟没有在汽车领域大规模应用,原因很简单,显然是几万美元的价格太过昂贵。因此,行业中有人选择钻研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来取消激光雷达;也有人倾向于取消机械旋转结构,利用固态的半导体生产工艺根本性降低激光雷达成本的手段……
显然,北醒倾向于后者。
北醒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眼睛”研发的公司,致力于将昂贵的激光雷达打造成可消费级产品需要的核心部件。
作为“Plugand Play独角兽加速计划-移动出行专场”入围项目,近日北醒创始人李远做客Plug and Play(简称PNP)中国总部,我们一起聊聊关于“激光雷达”这些事儿。
机器人眼睛 先要便宜
“我们团队的招新制度非常严格,淘汰率特别高。这么做只为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说实话如果不是这领域的一流人才,根本进不来……”
在光学领域深耕十几年的李远,曾在美国Wake Forest University纳米材料与分子研究中心担任高级科学家。2014年,怀着强烈的光学创业梦,他回国创建北醒,专注于机器人眼睛(激光雷达)。
北醒的研发团队来自海内外著名高校,技术团队覆盖激光雷达所需的全套光学、结构、电子和算法技术。公司已拥有国内外专利达80项。北醒获得过顺为、IDG、科沃斯的A+轮投资。
目前北醒已推出TF02和CE30两款固态激光雷达产品。其激光雷达产品具有厘米级精度,并具有良好的室外工作能力,适用于无人机、自动导航车(AGV)、无人驾驶等多种消费及行业应用场景,部分系列已经实现量产。
Tips:“固态”概念可以称为基于光机电的半导体设计方案。传统的置于车顶的360度机械旋转激光雷达引起复杂的调试工艺,具有成本过高、体积大、外部可见等劣势,同时纵向的解析率过低也会成为技术发展的瓶颈。
“固态”激光雷达产品则由于采用固态半导体方案去除了机械旋转部件,因此具有低成本(几百美元级别)和体积小、可集成至传统车辆外观中的特点。
PNP&北醒-碰撞
“我最早是在硅谷听说的PNP,在那儿它非常知名,这次能与PNP合作,仿佛遇见了自己的明星偶像,我充满着期待和激动。”
作为“PNP独角兽加速计划-移动出行专场”的“优秀毕业生”,在这三个月时间,北醒跟随PNP走进米其林、戴姆勒、博世、大陆及法雷奥,获得与全球顶尖的汽车制造商和零件厂商洽谈商业合作的机会。
“参加PNP的独角兽加速计划活动拓展了我们对汽车领域的认识,这个过程中也是因为PNP,北醒才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李远讲到。
与大企业的对接是所以入围的创业公司最期待的环节。北醒在与大企业交流过程中收获颇丰,并不断发掘合作契机。
“感谢PNP帮助我们与戴姆勒、博世这些顶尖车企建立联系。这种创新模式真的很不错,期间很开心也认识了其他公司的CEO ,大家都很好相处,私下有时间还会约着去喝酒,互相收获很多创新灵感。”
推荐会议:
2017年12月22日,由麦姆斯咨询主办的『“微言大义”研讨会:激光雷达技术及应用』将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同期展会:2017年深圳国际电子展)。本次研讨会内容涉及激光雷达应用及市场分析、激光雷达原理及技术路线、 激光雷达模组剖析及算法解析等。已邀请ams、禾赛科技、速腾聚创、镭神智能、西安知微传感、滨松等企业进行演讲,如果贵司希望参加会议,请联系:
联系人:王懿
邮箱:WangYi@MEMSConsulting.com
电话:17898818163
延伸阅读:
《LeddarTech固态激光雷达(LiDAR)模组:LeddarVu》
《什么?!这家即将量产高性能LiDAR传感器的公司CEO刚满22岁》
相关热词搜索:激光雷达
经典文章回顾
- 惯性传感器厂商mCube更名为Movella,挖掘运动数据价值
- 长沙高新区建成79GHz毫米波雷达生产线,雷达应用遍地开花
- OCT+近红外光谱,SpectraWAVE血管内成像平台获得FDA上市前批准
- 敏芯股份李刚:专注实现MEMS芯片中国造
- 国产MEMS产业正崛起,士兰微凭何立足MEMS IDM之林?
- 硅光子传感技术领先厂商Rockley Photonics申请破产保护
- 安防监控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思特威携手合肥晶合布局12寸CIS产线
- Aeva全球首款4D激光雷达芯片模组,交由光电子制造领导者Fabrinet量产
- 新加坡A*STAR助力MetaOptics引领全球超构透镜的创新和制造
- 全球光电行业“奥斯卡”,2022年“棱镜奖”入围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