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流控 > 正文

屏东科技大学研发出即时病毒及基因检测装置
2018-12-11 19:55:10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国立屏东科技大学生物机电工程系陈志坚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研发的“可携式连续流体核酸增幅装置”和“可携式等温核酸检测装置”已获得十项中华民国发明专利,并荣获国立屏东科技大学“107年度教师研发成果竞赛”生物医疗保健类特优奖。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国立屏东科技大学生物机电工程系陈志坚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研发的“可携式连续流体核酸增幅装置”和“可携式等温核酸检测装置”已获得十项中华民国发明专利,并荣获国立屏东科技大学“107年度教师研发成果竞赛”生物医疗保健类特优奖。

陈志坚教授表示,研究团队为协助田间筛检、物种辨识及检疫工作等,花了约5年的时间,利用可以快速、高准确性检验出病原体的“核酸增幅”方法,整合分子检验、微流体操控、先进感测和物联网等技术,研发出比市面上传统的检测装置更省时、易使用、快速反应、花费便宜、结果可靠又可即时传送结果等优点的第一代“可携式连续流体核酸增幅装置”和第二代“可携式等温核酸检测装置”。第一代及第二代装置的差异在,第二代更轻巧,通过手机就可将检测结果传送云端,第二代比第一代检测结果的时间更快速,只需1小时,约缩短了一半的时间。

戴昌贤校长表示,陈志坚教授所带领的团队所研发的检测装置,可以很轻便的将仪器携带到检测现场,且该装置即使是第一线非检验室的专业人员,也能很容易操作,及时发现感染病症如禽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或鸡蛋的沙门杆菌等,并即时传送至云端,立刻处理和通报,可避免因传染病的快速传播导致无可弥补的严重损失。该装置亦可应用在兰花物种辨识、食品基因及非基因辨识等,迈出智慧科技农业领域的一大步。

 屏科大戴昌贤校长说明陈志坚教授所带领的团队研发的检测装置

屏科大戴昌贤校长说明陈志坚教授所带领的团队研发的检测装置

研究团队生机系硕二生詹志凯表示,“可携式连续流体核酸增幅装置”是延续学长们的研究,再让它更精进,希望能运用在协助农场辨识如兰花等植物物种、协助茶商辨识茶叶DNA以确定来源及应用于基因及非基因改造食品辨识上。研发第二代“可携式等温核酸检测装置”的硕二班潘俊祐同学表示,希望“等温核酸检测装置”能投入鸡舍,协助检测禽流感病毒、鸡蛋沙门杆菌等。

完整的可携式核酸检测系统,最大特色及优点是,它具有容易使用、快速反应、花费便宜、结果可靠和可即时传送结果等优点,作为现场检测利器,非常适合田间筛检、初级照护、田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或大规模检疫工作等广泛应用。研究团队仍继续致力于本可携式核酸检测系统的技术修正、调整,并提高预测准确性、操作便利性、传输便捷性,且增加成本合理性和通报及时性等功能,以提升其广泛应用于农林渔牧业中有害病原菌的检测工作能力。

延伸阅读:

《液体活检:从分离到下游应用-2018版》

《器官芯片-2017版》

《中国微流控产业现状-2018版》

《微流控技术的即时需求检测应用》

相关热词搜索:基因检测 微流体

上一篇:IME和One BioMed联合开发即时诊断试剂盒,20分钟内可检测20多种传染病
下一篇:用鱼做光电元件?!台湾团队开发创新DNA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