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流控 > 正文

生物聚合物微针即将问世,疫苗接种几近无痛
2018-06-16 10:40:41   来源:麦姆斯咨询   评论:0   点击: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来自印度皮拉尼(Pilani)博拉理工学院(Birl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海得拉巴(Hyderabad)校区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使用生物聚合物玉米醇溶蛋白进行药物传输的微针贴片。

科学家们开发出与注射器针不同的微针,因为它们具有微创性,因此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

生物聚合物微针即将问世,疫苗接种几近无痛

对那些惧怕针扎的孩子而言,未来或许会有另一种选择。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来自印度皮拉尼(Pilani)博拉理工学院(Birl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海得拉巴(Hyderabad)校区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使用生物聚合物玉米醇溶蛋白进行药物传输的微针贴片。

玉米醇溶蛋白实际上是一种在玉米中发现的蛋白质,已被用于制造生物降解塑料、纤维、粘合剂、涂料、油墨、化妆品、纺织品和口香糖,并被认定为是用于药物的安全产品。

据研究人员介绍,新装置在涂布玉米醇溶蛋白后,微针上抗原的稳定性可提高。研究团队使用了微成型技术,这是一种用于复制微结构以铸造锥形玉米醇溶蛋白微针的制造技术。微针与注射器针头不同,它们只需侵入皮肤一点深度,因此不会造成太多的伤害。

疫苗通常是无活性或弱化的抗原,它们不会引起感染,但能够产生抗体诱导免疫反应。为接种疫苗,研究人员将模型抗原卵清蛋白装载在玉米醇溶蛋白微针上,并将其植入实验鼠的皮肤中。随后研究人员检查了组织样本,并发现了对抗原的显著抗体反应。

微针贴片技术能够带来经济和制造方面的优势。贴片可以降低疫苗接种的成本,因为自我管理可以免除对医疗工作者接种疫苗的需求。在空气环境和冰箱条件下存储,新的贴片依旧能保持稳定,并且可以很轻松地进行包装运输。

领导本次研究的VenkataVamsi Krishna博士表示,“我们设计了更多研究,以确认是否可以避免疫苗产品的冷藏需求,虽然我们已经可以显著改善人们对疫苗注射的疼痛感知。”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工作能够带来新机制的开发,以解决包括癌症靶向治疗在内的药物传输相关重大问题。

最近,研究团队测试了用于传输乳腺癌化疗药物的微针系统。这项发表在AAPS PharmSciTech期刊上的研究的重点是检验使用微针进行负载、释放行为和皮肤渗透,对化疗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何影响。

Vamsi博士解释道,“我们目前正在动物体内进行微针装置测试,因为它们可能能够以最小的侵入形式有效将药物与乳房肿瘤结合。只有在得到4-5个月的动物测试结果后,我们才能将微针装置作为当前使用的注射剂的重要替代品。”

研究团队目前致力于改善局部治疗药物的输送,同时通过皮肤或角膜给药。他们更广泛的目标是找到方法并开发合适的机制和装置,避免将治疗剂暴露在不需要的部位,并将其限制在疾病特定部位。

研究团队的成员包括VenkataVamsi Krishna Venuganti博士、ShubhmitaBhatnagar、Sumeet Rajesh Chawla、Onkar Prakash Kulkari、PoojaKumari和SrijanakiParavastuPattarabhiran。研究工作得到了皮拉尼博拉理工学院,以及科技部旗下改善科技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

本文由India Science Wire首次出版。

延伸阅读:

《微流控技术的即时需求检测应用》

《全球癌症生物标志物市场-2017版》

相关热词搜索:聚合物 微针

上一篇:精准医疗——创新妇科肿瘤治疗新模式
下一篇:布鲁克收购传感器公司Sierra Sensors,可实时、无标记检测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