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痴”曾宇:争回红外领域话语权
2017-07-19 07:52:05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在红外光电及工业电热领域从事检验工作33年,曾宇主持研制了3项国际标准,主持或参与研制2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填补我省质监系统制订国际标准的空白。为方便研究,他主动辞官,被同事称为“标痴”。

7月13日,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国家红外中心技术负责人曾宇,正在起草2项国家标准。

在红外光电及工业电热领域从事检验工作33年,曾宇主持研制了3项国际标准,主持或参与研制2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填补我省质监系统制订国际标准的空白。为方便研究,他主动辞官,被同事称为“标痴”。

2013年,曾宇荣获标准化领域“奥斯卡”——国际电工委员会“1906奖”,全国当时仅27人获奖;去年,他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为研制标准弃官

曾宇今年56岁,1982年从山东大学红外光电专业本科毕业,1985年进入武汉质检所红外中心,后担任副主任,负责检验红外产品。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发达国家最先涉足红外技术,把持国际标准。

为争取行业话语权,2010年,曾宇牵头研制3项国际标准。他带领德国、加拿大、瑞典等五国红外专家组成工作组。由于时差较大,曾宇常深夜与国外专家协调沟通。工作组每形成一份草案,都须向数十国专家征询意见,并逐一答疑。为不影响本职工作,曾宇主动辞去副主任职务。

2013年至2014年,曾宇主持研制的《电热装置的安全第12部分:红外电热装置的特殊要求》等3项国际标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

业内专家认为,这帮助我国在红外及工业电热产业打破了国际贸易壁垒。

利用标准破解检验难题

身处国家级检验中心,曾宇研制标准并非只是“舞文弄墨”。伴随新标准出炉,大量新技术、新理念出现,推动检验方法革新。

以往,检验人员在为红外产品检测发射率这一指标时,产品的受检面必须是平面,如遇圆柱状、波浪形等异形面时,只能用特定材料给受检面“敷面膜”,再将“面膜”粉碎后制成平面样品检测,误差大、耗时至少半天。

曾宇在研制国家标准时发明“热成像法”,将异形受检面分解成大量面积为0.5平方毫米的“点”,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对这些“点”进行扫描,误差大幅降低,耗时最多1小时,最快仅20分钟。该方法被广泛运用。

在研制标准过程中,曾宇摸索出多项创新方法,解决了一线检验工作的大难题。

创造力源于爱“找茬”

“他总不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喜欢琢磨更精准的方法。”同事吴迪说,曾宇的创造力,源于他喜欢“找茬”,勇于突破。

曾宇在电脑里存着“问题库”,记录着他日常检验遇到的技术难题。他还专门建了两个微信群:红外行业骨干企业群,用于搜集行业问题;专家学者群,方便学术探讨。

我国在检验红外材料时,曾需像抽血化验一样,对材料表面取样,由于不同检验员取样水平不同,检验结果因人而异。这一方法沿用多年,很多人习以为常。

曾宇不满足。他通过实验发现新方法,给材料“照X光”即可测出数据,因取样产生的人为误差被消除。目前,该创新技术被写进国家标准。

延伸阅读:

《红外新闻》-2017年上半年刊

《红外LED和激光器技术、应用和产业趋势》

《非制冷红外成像技术与市场趋势-2016版》

《红外探测器市场-2015版》

相关热词搜索:红外光电 热成像

上一篇:《红外新闻》-2017年上半年刊暨红外新闻网站发布
下一篇:红外探测新技术——量子级联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