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最危险的导弹:红外面源诱饵技术
2016-01-23 17:43:13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为了攻击敌人,就必须完成侦察-识别这一过程。为完成这个过程,科学家们采用了向敌人辐射电磁波或者接收敌人电磁波两种方式,这些方式都比较容易受到干扰,但在红外成像体制技术出现之后这一局面出现了转变,红外成像制导几乎无法被干扰已经成了目前飞行员的共识。

为了攻击敌人,就必须完成侦察-识别这一过程。为完成这个过程,科学家们采用了向敌人辐射电磁波或者接收敌人电磁波两种方式,这些方式都比较容易受到干扰,但在红外成像体制技术出现之后这一局面出现了转变,红外成像制导几乎无法被干扰已经成了目前飞行员的共识。有矛就有盾,谁来干扰红外成像制导这个问题早就被提上了研究列表,而现在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打破这种不平衡,这就是——红外面源诱饵技术。

超级模仿者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之所以很难被干扰,是因为其可以收集敌人装备的红外特征,然后通过识别算法识别出来。这些算法典型的有边缘检测、矩心检测、相关匹配等,简单的说就是提取特征点,而后在数据库进行对比。那么普通的红外干扰弹面对它就毫无作用了,为了干扰它就需要模拟更逼真的红外图像。

美军飞机正在释放红外干扰弹

美军飞机正在释放红外干扰弹

红外面源诱饵又叫红外仿真诱饵,这些诱饵为块状并配有一定的重量,发射后在空中形成十字、三角形、黑桃等图案,模拟飞机的外形和热图像,诱骗敌成像寻的器,通过依序发射或一次齐射多发,能在特定空域内大面积的干扰云,不仅能够模仿被保护体的红外轮廓,还可以模仿其能量分布,造成假目标,欺骗敌红外成像制导。<、p>

红外面源技术的关键

一般为了精确模仿目标的红外特征,红外面源诱饵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辐射光谱与被保护目标相同或者相近,例如,用于舰艇、坦克的此类诱饵必须在3~5μm,8~14μm波段与舰艇、坦克相同或者相近的热图。

2、在主要成像波段的辐射强度比被模仿目标高若干倍,以形成更强的图像。

3、有足够的燃烧时间,使敌导弹不能重新锁定目标,若燃烧时间不够,可以连续发射。

美军正在测试反导弹干扰云

美军正在测试反导弹干扰云

当面源诱饵和被保护目标的热图像同时出现在敌寻的器视场内时,二者的合成图像共同形成目标信息,无论敌采取哪种算法,都是针对合成图像进行的,由于面源诱饵与被保护的目标在空间上的隔离,二者图像不可能完全重合,这就必然造成跟踪计算机的失误,加之诱饵强度比被保护的目标更强,致使不管采用哪种算法跟踪指令都更偏向诱饵,由于相对运动,诱饵与被保护目标必定逐渐远离,综合效果是导引头逐渐把导弹引向诱饵,而被保护目标却逐渐被挤向视场边缘,最终消失。使导弹完全跟踪诱饵。

现有的红外面源诱饵设备

目前全世界在红外面源诱饵设备的发展上仍然不成熟,已有的面源诱饵都是技术验证阶段,其中德国巴克公司研制的DM19“巨人”红外诱饵代表了当前红外诱饵技术的先进水平,作战时,口径130mm的发射器一次将5发诱饵弹发射至预定距离处(诱饵弹之间的间距预先设定),每发弹可产生8~14μm波段的热烟,3~5μm波段的发光颗粒和4.1~4.5μm波段的热辐射气体,可以逼真模仿船体,烟囱等不问的红外辐射信号特征,这样敌方基于成像制导的反舰导弹无论采用哪种跟踪机制,都会得到错误的信息,“巨人”系统已经通过多种红外制导导弹(包含红外成像体制)的干扰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美军2015年11月16日在其舰艇上测试了一种碳纤维导弹干扰云,据称可以有效对抗反舰导弹,可能也包含了这种面源诱饵技术。

相关热词搜索:红外成像 制导

上一篇:艾睿光电成功推出国内首款XGA面阵高灵敏度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下一篇:ULIS分享2016年及未来红外市场的乐观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