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自研虹膜芯片年内量产!手机、门锁、付钱…全靠"眼神"
2018-09-22 14:35:45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虹膜生物识别乾芯ASIC芯片QX8001
湖北日报讯,手机解锁非得靠指纹?开门还在用钥匙?取钱付钱还要按密码?今后,搞定这一切只需看“你的眼神”。9月17日,武汉光谷自主研发的虹膜生物识别芯片,通过严格的性能测试,流片成功,年内将由全球半导体巨头台积电代工量产。
这款芯片型号为“虹膜生物识别乾芯ASIC芯片QX8001”,由总部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的虹识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为了这枚米粒大小的生物芯片,技术团队经过7年攻关,研发投入数千万元。
据了解,虹膜位于眼球瞳孔和巩膜之间,也就是眼睛有颜色的环形部分,包含细丝、冠状、隐窝等细节特征,在婴儿8个月时就已基本成型,可唯一识别一个人的身份。即使是双胞胎,也无法拥有两个完全一致的虹膜。
基于这些特征,虹膜识别被业界公认为最精准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有研究数据显示,指纹识别误识率为0.8%,人脸识别为2%,而虹膜识别误识率仅为千万分之一,精确度仅次于DNA识别。
虹识技术董事长易开军介绍,芯片设计制造中的流片环节,相当于原型车做出来后进行“路测”,你得上路跑一跑,各方面性能测试过关了,才能大批量生产。单颗芯片有上千万个晶体管,只要有一个晶体管出故障,就走不通。“台积电方面告知我们首次流片便成功时,大家都很激动。”
该虹膜识别芯片采用的是40纳米半导体制作工艺,处理1920×1080像素的高清图像时,编码速度仅需100毫秒。据透露,深圳一家警务安防手机制造商,已经向虹识公司发来1000万枚虹膜芯片订单,双方正在共同开发样机。芯片大规模量产后,预计年产能可达几千万枚。
技术人员称,相比此前的虹膜识别技术,新的芯片不仅速度快、精度高、功耗低,且适配性强,量产有望推动终端成本大幅降低,进一步拉动信息安全、国防安全、金融安全、在线支付等应用市场。
2015年,虹识技术完成1000万元Pre-A轮融资;2016年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2017年完成1.2亿元A+轮融资。近期,该公司正在着手新一轮融资,由泓御资本领投,枫和创投等跟投。
延伸阅读:
上一篇:中船重工七〇二所高精度应变传感器为“国之利器”保驾护航
下一篇:OmniVision推出具成本效益的高分辨率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适用于机器视觉应用
经典文章回顾
- 导远电子推出全新MEMS组合定位系统INS570D,为智能驾驶量产落地保驾护航
- 全球首款单芯片集成ASIC的电容式MEMS超声波换能器(CMUT)
- 豪威科技发布入门级倒车后视SoC图像传感器:OX01E10
- 兵器214所推出12款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
- 矽杰微电子发布24GHz毫米波雷达收发机SOC:SRK1202A
- 青岛芯笙推出多款气体质量流量计和控制器产品
- 解读全球首款MEMS超声波ToF传感器
- TDK推出高性能6轴IMU:ICM-42688-P,适用于机器人、可穿戴及物联网
- 宜普电源(EPC)谈GaN功率器件技术及应用(三):激光雷达
- 灿瑞科技率先推出“ToF光源+驱动IC”整合封装,大力拓展3D传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