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传感器实现精确测距20米,对自动驾驶汽车意味着什么
2017-12-01 08:06:38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测距20米超声波技术,让价廉物美的超声波不再只用在倒车雷达上,还将大幅度降低自动驾驶环境感知技术的硬件成本。近日,在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重庆高新区主办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第二届国际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大赛重庆赛区复赛及决赛上,重庆博创声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无人驾驶汽车超声波传感器”,因其精确测距可达20米,引得了众多评委和企业的注意。
自动驾驶,感知传感器非常关键,目前自动驾驶汽车测距与避障,主要采用传感器超声波、毫米波、摄像头和激光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根据测距场景的不同,可以在自动驾驶中进行融合运用。
“超声测量范围最近,而毫米波和激光则负责远距离测量,如毫米波测量范围为200米,激光是100多米。”重庆博创声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庞轶玮介绍,如谷歌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其测距与避障运用激光技术,成本极其高昂,仅激光传感器的成本就达到了60万人民币,比一辆车还贵。这对于自动驾驶汽车量产而言,成本难以被市场接受。
毫米波成本比激光低,仅需要上千元,不过测距主要针对远处,针对近处能力较低。相对于这两种传感器,运用超声传感器来测距与避障,成本就要低很多。“现在我们的自动泊车就是运用的超声传感器,成本非常低。”庞轶玮说,但传统超声波传感器,其测距仅仅在1.5米到2米,探测范围非常有限,大多数只能用在倒车上。目前有报道的超声波传感器测距能达到5米。
庞轶玮说,他们研发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室内试验数据显示,在理想状态下,测距能达到20米,而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这将大大提升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同时低廉的价格更有益于车量的量产。
庞轶玮表示,相较于目前实际运用的两米测距,20米的测距已经是其的10倍,最重要的是,在如此大的测量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精度。他们所采用的材料是新型的压电陶瓷材料,而信号处理技术则采用了复杂介质环境条件下的多场景信号处理分析技术,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
测距是一方面,他们开发的超声波传感器,耐高温技术先进,最高可达到230℃。这样的话在夏季室外地标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他们的传感器也不会受到温度影响准确度。
据了解,重庆博创声远科技有限公司是重庆市江北区引进的第一个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其董事长王东,原来是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有着多年超声波传感器测量技术经验,在2015年离职来重庆创业。
重庆博创声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庞轶玮介绍,团队主要围绕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在石油、天然气和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研发和生产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与国外技术相当的传感器和整套仪器设备,所开发的井下探测距离能够达到75米,远超国外40米水平。目前,公司团队有十多人,从2016年开始他们转向研究超声波在汽车上的运用。
一家车企的负责人表示,这项技术如果真的可以运用,将极大降低车辆传感装置的价格。除此之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搬运机器人、无人机、物流搬运车等。
庞轶玮表示,目前这一技术已进入中试阶段,预计2020年正式上市。
延伸阅读:
上一篇:大陆集团将推第五代近程及远程雷达传感器,测距高达300米
下一篇:ESPROS最小飞行时间(ToF)传感器epc611在台积电实现规模量产
经典文章回顾
- 导远电子推出全新MEMS组合定位系统INS570D,为智能驾驶量产落地保驾护航
- 全球首款单芯片集成ASIC的电容式MEMS超声波换能器(CMUT)
- 豪威科技发布入门级倒车后视SoC图像传感器:OX01E10
- 兵器214所推出12款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
- 矽杰微电子发布24GHz毫米波雷达收发机SOC:SRK1202A
- 青岛芯笙推出多款气体质量流量计和控制器产品
- 解读全球首款MEMS超声波ToF传感器
- TDK推出高性能6轴IMU:ICM-42688-P,适用于机器人、可穿戴及物联网
- 宜普电源(EPC)谈GaN功率器件技术及应用(三):激光雷达
- 灿瑞科技率先推出“ToF光源+驱动IC”整合封装,大力拓展3D传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