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流控 > 正文

食安芯片验防腐剂,费用便宜20倍
2015-07-08 17:52:46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傅龙明的研究团利用MEMS技术,在科技部经费支持下,开发一套微流体分馏装置,今天正式发表。他将原本需要人工操作的滴管、锅炉加热及冷凝过程,统统整合在一片食安芯片上;只要萃取5公克样本,就能检测二氧化硫、甲醛等防腐剂含量是否超标,准确度高达9成以上。

自己的食材自己验!屏东科技大学生物机电工程系教授傅龙明,耗时8年,研发出「食安快速筛检芯片」,不仅可以侦测食物中防腐剂是否超标,还比传统送验法时间快3倍、费用便宜20倍,可望让食品业者从源头做好食安把关。

傅龙明表示,传统食品添加物的检测方法耗时耗力,必须使用水蒸气锅炉及李必氏冷凝器,将食品中的甲醛、二氧化硫及酸类防腐剂分馏出来,再经多道程序,至少需耗时1小时,且设备庞大,费用高达40万元。

傅龙明的研究团利用MEMS技术,在科技部经费支持下,开发一套微流体分馏装置,今天正式发表。他将原本需要人工操作的滴管、锅炉加热及冷凝过程,统统整合在一片食安芯片上;只要萃取5公克样本,就能检测二氧化硫、甲醛等防腐剂含量是否超标,准确度高达9成以上。

除了将传统人工操作过程自动化「浓缩」在一片食安芯片上,研究团队更结合智慧型手机APP判别浓度,透过芯片比对,20分钟就可知道食物添加物(如防腐剂)是否超标,比传统方法快3倍,且成本低廉,控制在2万元以下,比传统仪器便宜20倍。

傅龙明举例,金针菇、中药材常内含二氧化硫等添加物,未来业者或消费者有食安疑虑,不必再花大钱送SGS实验室化验,只要透过检测芯片,「自己的食材自己验」,替消费者做好第一道把关,避免在食安风暴来临时,再把责任推给上游供货商。

虽然目前市面上还没有检测芯片,但屏科大透露,已有多家业者接洽,有意技转上市。科技部次长林一平表示,屏科大研发的食安快速筛检芯片,未来可望成为食安利器,让黑心食品无所遁形,避免国内食安风暴连环爆。

相关热词搜索:MEMS 微流体

上一篇:心脏支架手术方案“私人定制”
下一篇:植入微流体系统可以高效,持久的稳定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