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体芯片快速检出细菌抗生素抗药性
2015-06-04 17:39:10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抗生素抗药性
你有服用过抗生素吗?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生病、感染,多少每个人都服用过抗生素,就算没有因为生病吃药接触抗生素,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里面,也可能在其生长的过程中施打过抗生素。这些错用或滥用,以及食物中为帮助生长或抗病的抗生素,都可能导致细菌突变,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日益增多的抗生素抗药性已经成为公共的健康议题,即使在美国这样先进的国家,每年仍然有两百万人感染这种抗药性细菌,并导致两万三千人因此死亡。
感染菌检测
那为什么不能准确给予患者正确的抗生素呢?问题也就在这里。当患者看医生时,可能很紧急,显现出很多症状,类似感冒流鼻涕,可能是过敏、可能是感冒病毒,也可能真的有细菌感染,但医师身处在第一线,为了要及时控制住病情,可能会给予广效型抗生素,或许就能有效治疗,若不能就看反应再行换药,然而实验室要检出是哪一种病菌还不是立即能得知的,需等2-3天做细菌培养并达到足够的数量才能检测出来,所以可说是缓不济急。但这段时间还是需要另行给药的,然而,就可能有风险服用到不合适的药物、剂量和总服用时间,不但无法有效治疗,反而引起细菌突变。简言之,无法及时检测细菌种类增加了医师判断的困难。那么如何才能把原来需时2-3天的检测大幅缩短,让医师能正确下处方呢?
芯片快速检测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设计了一款诊断芯片,可以将检测时间缩短到一小时。而这个设计,首要就是让细菌能及集中于一个极小的空间,仅有约2nL的体积,让浓度到达可量测浓度。方法就是将待测样品流过一个玻璃芯片,这个芯片上设计有很多小凹洞,每个凹洞底有微小珠粒(microbeads)组成的格状过滤器,当待测样品流过,便可抓住细菌。当细菌集中在这个奈米大小的凹洞内,即被抗生素还有单分子的氧化还原指示剂「刃天青」(resazurin)局限住。因为未被杀死的活体细菌会把「刃天青」代谢成为「试卤灵」(resorufin),改变了电化学特性;如果细菌被抗生素杀死,那就不会把「刃天青」代谢掉,因此电化学特性仍保持不变。而原本设计在这个芯片的电极就可侦测因为「刃天青」转成「试卤灵」的电流变化。
以上的发明,可以说就是结合在局部增加样品浓度和利用电化学来判读结果。而传统方式多为应用萤光侦测,需要萤光显微镜,多在实验室进行。这样的产品若真的能在临床使用,应该能避免掉很多不需要、不正确的抗生素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微流体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