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像仪领航“民参军”基金亿元加仓大立科技
2014-10-10 12:18:23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近日,深圳有基金经理表示一直在布局“民参军”的上市公司。生产红外热像仪产品的大立科技(002214)也是基金加仓的重点对象,截至2014年6月30日,中邮核心成长加仓大立科技497 2万股至1087 20万股,中邮核心优势灵活配置买入大立科技443 65万股。

目前军工股行情如火如荼,不过,很多军工公司是发行股份收购资产,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而“民参军”的上市公司的确定性相对较强,随着军工订单增多,相关公司业绩弹性也会越来越大。

近日,深圳有基金经理表示一直在布局“民参军”的上市公司。生产红外热像仪产品的大立科技(002214)也是基金加仓的重点对象,截至2014年6月30日,中邮核心成长加仓大立科技497.2万股至1087.20万股,中邮核心优势灵活配置买入大立科技443.65万股,国泰金牛买入385.45万股,二季度易方达科讯加仓大立科技20万股至275.39万股。

大立科技近日公告,其独立承担的“核高基重大专项”2014年启动课题高性能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项目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根据《通知》,本项目总预算为6656.43 万元,均为中央财政预算资金。截至目前,公司已收到专项预算资金668.61万元。

技术研发带动成本下降与竞争力提升,定增项目拓展核心器件产能。在未实现进口替代前,公司采购的进口探测器价格高昂,通过自主研发突破技术封锁后,公司探测器制作成本将在量产后大幅下降。此外,晶圆级封装工艺的推进、针对性芯片的推出都将持续降低产品成本。未来,随着车载红外热像仪制作成本的下降,其市场竞争力将大大提升。

安信证券认为公司除了在传感器方向有核高基项目和国家补贴项目支持,在军方订单项目方面也有明确的预期规划。受益国防装备进步,公司军用红外热像仪从组件走向系统模块。预测公司的军工订单长期预期可以达到10-20 亿元,预测未来三年在排项目可以看到每3-5亿元左右。

技术研发拉低成本核心器件产能提升竞争力

衡量探测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有灵敏度、像元尺寸、分辨率。像元尺寸方面,通常是越小越好,因为像元尺寸的缩小可以减少器件体积,节约探测器与红外热像仪的制造材料,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像元尺寸的缩小也可以使其未来能适用于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然而,像元尺寸的缩小会影响产品的灵敏度,这就对工艺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灵敏度方面,衡量指标是 NETD,单位是mk,数值一般越小越好。民用产品对灵敏度的要求是80mk 左右,军用产品的要求是60mk。目前,公司25um 产品的灵敏度可以稳定在60mk。与此同时,公司开始进军17um大阵列级别产品,该项目属于国家高精尖的军品项目,是储备技术。

以车载红外热像仪为例,成本由探测器、专用电路、光学模块三个部分构成。由于车载红外热像仪未来的市场空间广阔,因此是公司的重点攻克领域。以383 × 324 @ 25um 产品为例,在未实现进口替代之前,公司采购的探测器价格约2万元,通过自主研发突破技术封锁,公司探测器一旦量产,制作成本约1300~1500元,价格相比过去下降约70%。公司认为,未来随着晶圆级封装工艺的推进,以及针对性芯片的推出,成本有望继续下降至400元左右的水平。在专用电路部分,公司正在针对车载用途的开发专用电路,未来有望将3000~4000 元的成本降低至800元左右。在光模块方面,公司也能通过产品的定制化略微降低成本,目前成本约1000元左右。

据测算,5000左右的车载红外热像仪将是开启市场运用空间的阈值。如果,公司能将车载红外热像仪制作成本降至6000元左右,那市场竞争力将大大提升。

在芯片制造方面:和国际厂商一样,公司的芯片交由专业厂商代工以降低成本。由于目前芯片代工产能偏紧,需要排队。未来迎接下半年进口替代的高峰,公司2014年上半年提前备货约2000 片。预计2014全年代工厂可实现约6000~8000片的芯片交货量。

在探测器封装方面:真空封装工艺是确保探测器稳定性的关键,由于相关的排气设备并不昂贵,公司选择自建产线进行封装。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是跟追主流技术,进行金属和陶瓷封装。虽然随着封装工艺的进步,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晶圆级封装,这还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对公司目前产线的投资并不会有影响。同时,公司也在积极跟进晶圆级封装工艺。据了解,公司的第一批样片已经于2014年二季度出来。

在探测器方面:公司预计,2014年自主生产的探测器产能有望达到1万片,随着定增项目的完成,整体产能可达到1.6万片。未来,如果市场订单需求大,公司可以通过技改和扩充封装生产线方式将产能扩充至5-6万片。

军品营收有望保持30~50%的高速增长

公司在军品方面主要是做小型化系统的配套,市场占有率约5~10%。近年来,公司在军品上的营业收入量逐年走高,2011年约4000万元,2012年约6000万元,2013年约1亿元。

2014 和2015年为十二五末,且军队在高科技产品上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预计公司2014~2016 军品方面的营收有望保持30~50%的高速增长。目前由于公司的军品主要还是之前的订单,因此自主研发的探测器尚未进入军品。未来,一旦公司自主研发的探测器受到军方认可,进入新产品招标名单,那么军品方面的毛利率水平将大幅提升。

公司目前的民品市场主要还是以电力行业为主,运用于变电站的电路监测等,市场占有率约 30%~40%(通过参与招投标计算)。公司在电力方面的收入波动很小,几年前是6000~7000万规模,现在基本还维持在这一水平。

民用车载方面目前是公司重点开发的一个领域,也是未来有望成为民品收入主要来源的领域。早几年公司就已经开始进行相关的技术储备,但当时主要用于军用特种车辆市场。之所以未拓展民用市场,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自主生产的探测器,使用的都是进口探测器,生产成本太高。自主研发探测器的成功使得公司在2013年下半年开始拓展民用车载市场。目前公司的拓展思路是通过汽车电子供应商和4S店等渠道,做好品质认证,先进入后装市场。在这种模式下,影响产品渗透率的因素是公司是否能够按计划降低产品价格和4S等终端的引导(通过可选包安装方式引导客户消费)。

相关热词搜索:红外热像仪

上一篇:大立科技研高清红外探测器,军品发力
下一篇:滨松展出远红外传感器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