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立微再遭汇顶科技专利诉讼,屏下光学指纹亦未幸免
2018-11-17 19:55:48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继电容式指纹技术遭遇汇顶科技专利诉讼后,《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悉,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立微”)再度被汇顶科技以侵犯专利权为由告上法庭。深圳法院网上诉讼服务平台信息显示,案卷号为(2018)粤03民初4049号的诉讼请求已被收案,原告为汇顶科技,被告为思立微等3家企业。
汇顶科技方面向记者证实,此次起诉思立微侵权涉及3项专利,分别是1项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专利,以及2项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专利,具体专利应用在屏下光学指纹产品。汇顶科技方面将请求法院判令思立微等3家企业立即停止光学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提出1.5亿元的赔偿和销毁库存等。
此前,在今年9月,汇顶科技方面认为思立微、深圳鼎芯未经许可,制造、销售的某款电容指纹芯片侵犯了2项发明专利权与1项实用新型专利权;汇顶科技方面当时就请求法院判令思立微、深圳鼎芯停止侵权行为、销毁侵权产品,并就3项专利向思立微、深圳鼎芯共索赔人民币2.1亿元,以及汇顶科技为制止侵权行为而花费的合理费用150 万元。随后,思立微方面在官网发布声明进行回应,表示汇顶科技主张的3项专利不符合创造性、新颖性要求。
在经历了OPPO“禁入令”事件后,指纹行业龙头汇顶科技对于思立微发起的指纹挑战颇为重视,在连续两次诉讼之后,思立微旗下几乎全部的指纹识别产品均处于专利诉讼的风波之中。这对于正在全力并购思立微的兆易创新而言,恐怕不是个好消息。
10月31日,兆易创新对思立微的收购预案被证监会审核通过。截至2017年底,思立微100%股权的评估值约为17.4亿元,兆易创新将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对价14.45亿元,现金支付对价为2.55亿元。针对这笔收购预案,思立微方面做出了三年3.21亿元的业绩承诺。如今,在思立微主要产品均涉及专利诉讼的情形下,其业绩承诺的实现前景似乎并不乐观。对此,记者致电兆易创新方面,但未获相关回复。
而思立微方面向记者表示,公司已经知晓了被起诉的信息,但对于这一诉讼“大为震惊”。思立微方面解释称,汇顶科技所指控的实用新型专利是思立微5月份就已经开始在打样的设计产品,而汇顶科技的专利申请时间是7月份。并称,有理由怀疑汇顶科技专利技术点的来源。
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显示,该专利申请日期为2018年7月6日,申请人为汇顶科技,专利申请号201821077979.2,具体摘要为:“提供了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该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包括:镜头,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显示屏上方的经由人体手指反射形成的光信号,其中所述光信号用来检测所述手指的生物特征信息;镜筒,所述镜头固定在所述镜筒内;支架,所述支架和所述镜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镜筒。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提升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的效率。”
思立微方面表示,从产业链层面来看,汇顶科技起诉的专利涉及到的是整个屏下指纹模组,理论上这一模组涉及到的为下游模组厂,但实际上由于IC厂商与模组厂合作密切,因此双方会采取共同设计的模式。因此思立微方面并未就相关技术做专利申请,而且这一方案也是CIS(图像传感器)领域的标准设计惯用方案,仅仅是更换到了屏下指纹应用的场景。
经典文章回顾
- 惯性传感器厂商mCube更名为Movella,挖掘运动数据价值
- 长沙高新区建成79GHz毫米波雷达生产线,雷达应用遍地开花
- OCT+近红外光谱,SpectraWAVE血管内成像平台获得FDA上市前批准
- 敏芯股份李刚:专注实现MEMS芯片中国造
- 国产MEMS产业正崛起,士兰微凭何立足MEMS IDM之林?
- 硅光子传感技术领先厂商Rockley Photonics申请破产保护
- 安防监控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思特威携手合肥晶合布局12寸CIS产线
- Aeva全球首款4D激光雷达芯片模组,交由光电子制造领导者Fabrinet量产
- 新加坡A*STAR助力MetaOptics引领全球超构透镜的创新和制造
- 全球光电行业“奥斯卡”,2022年“棱镜奖”入围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