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绝尘:淮安德科码进入“无尘施工”
2017-08-06 10:40:54 来源:新华网 评论:0 点击:
8月1日,落户淮安高新区半导体产业园的淮安德科码半导体项目工地现场一片忙碌,一期主厂房等重要建筑已封顶,无尘动力设施已经进场施工。
“CMOS图像传感器制造精密、用途广泛,位于手机摄像头的中心瞳孔部位部件就是我们产品的用途之一。”在项目现场,淮安德科码公司副总吴政达随手拿起手机介绍说,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AR/VR、无人机、机器人等多个消费电子、工业电子领域,而淮安德科码在图像传感器的科研、设计、生产的上,无论从技术还是规模方面全国首屈一指。
据悉,淮安德科码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一期为年产24万片12英寸半导体晶圆厂。该项目以自主设计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制造为主,建成后将填补中国传感器自主芯片设计、制造空白。与以往8英寸晶圆相比,12英寸晶圆产品仅在生产效率上即可提高2.25倍。
高端项目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撑。淮安德科码半导体核心研发团队主要由来自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从事半导体研发、生产制造领域的高素质精英团队组成。公司设计团队拥有高阶13M、20M和单反相机等特殊图像传感器成功经验。
“淮安德科码取得工艺、技术授权后,一方面是转化产品,一方面是在新的平台上进一步自主研发获得专利。”该公司研发部研究员黄晓橹介绍说,项目将通过集中海内外研发中心,建立淮安的研发中心,在新的平台上,抓紧研发,预计一年内可实现专利申请1000项。
淮安德科码自去年3月落户淮阴区,到主厂房封顶及设计研发中心揭牌,再到无尘设施进场施工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速度不可谓不快。
“超百亿的大项目从落户到最终投产、产品上市,离不开政策引导和基金支持。”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淮阴紧紧围绕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目标,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主攻百亿项目,培育百亿产业,不断增强淮阴产业发展新优势,依靠重大项目落户,加快产业的转型,带动发展的升级。为加快德科码半导体项目建设,淮阴区创新成立了产业基金,通过与德科码半导体合作推进项目建设;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团队全程参与项目推进,做大做强半导体产业园,不断完善淮安国家级高新区产业结构。
此外,该项目计划于今年建设二厂以及封装测试CIS产业园,2018年规划建设三厂建立CIS全产业链,实现总产值360亿元人民币。未来将致力将德科码打造成为半导体世界前十大半导体公司,CIS行业第一名。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图像传感器
上一篇:MEMSCAP 2017年第二季度合并营收280万欧元,近六成来自航空航天领域
下一篇:常州二维碳素:奔跑在“无人区”,创新是唯一法则
经典文章回顾
- 惯性传感器厂商mCube更名为Movella,挖掘运动数据价值
- 长沙高新区建成79GHz毫米波雷达生产线,雷达应用遍地开花
- OCT+近红外光谱,SpectraWAVE血管内成像平台获得FDA上市前批准
- 敏芯股份李刚:专注实现MEMS芯片中国造
- 国产MEMS产业正崛起,士兰微凭何立足MEMS IDM之林?
- 硅光子传感技术领先厂商Rockley Photonics申请破产保护
- 安防监控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思特威携手合肥晶合布局12寸CIS产线
- Aeva全球首款4D激光雷达芯片模组,交由光电子制造领导者Fabrinet量产
- 新加坡A*STAR助力MetaOptics引领全球超构透镜的创新和制造
- 全球光电行业“奥斯卡”,2022年“棱镜奖”入围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