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科技:蛰伏中的红外技术掌握者
2016-11-04 14:27:41 来源:华创证券 评论:0 点击:
投资要点
老牌红外企业,专注非制冷红外技术的研发。自公司1993年研制出第一款红外成像仪产品以来,一直专注于红外探测器及相关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产品参数达到800 x 600像素、25μm级。同时,大立科技以研发为导向,独立承担了超大面阵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核高基重大专项”,研制中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分辨率极高(达到了1280 x 1024像素、15μm级)。同时公司成立大立微电子子公司,积极研发晶圆级封装及探测器级微型光学技术等全新技术。
立足现有军民用市场,积极拓展车载市场。2014年大立科技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实现全面量产(目前已拥有6000套/年的生产能力),标志着该领域不仅实现了国产化并实现了产业化。大立科技产品下游包括军民两用,军品方面已承担多个研制项目、未来有望持续增长;民品方面主要应用于电力领域,并积极向车载红外领域拓展、该领域市场空间极大。
短期业绩受累于研发费用大,将逐步转好。根据大立科技近两季度报表,公司经营情况向好(2016年Q2单季度收入创出上市以来的单季度最高值、Q3毛利率达到54.7%),表明公司对新兴应用领域(如车载、安防以及国防)的开发正在逐步取得成效。但大立科技整体业绩受研发费用影响大(我们认为与项目即将结题有关),将随着项目结题而大幅好转。
员工持股价支撑安全边际。大立科技2016年1月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成本为11.09元/股(锁定期12个月),公司股价具有一定安全边际。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红外技术是典型的“兴于军、寓于民”的高端技术,大立科技作为我国红外领域的绝对龙头之一,在军品方面能够受益于红外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的不断增加和行业持续景气,民品方面也能够受益于车载红外辅助驾驶系统巨大的市场空间(有望爆发)。根据大立科技经营状况,我们预测公司每股收益为0.11/0.24/0.36元(对应PE为106/50/34倍),考虑到行业和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17年77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8.48元,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及进度不及预期;民品市场爆发不及预期。
相关报告:
上一篇:ST传感器获得谷歌Daydream和Tango两大平台认证,支持AR/VR应用
下一篇:耐威科技8英寸MEMS代工线总投资达20亿元,实现月产能3万片
经典文章回顾
- 惯性传感器厂商mCube更名为Movella,挖掘运动数据价值
- 长沙高新区建成79GHz毫米波雷达生产线,雷达应用遍地开花
- OCT+近红外光谱,SpectraWAVE血管内成像平台获得FDA上市前批准
- 敏芯股份李刚:专注实现MEMS芯片中国造
- 国产MEMS产业正崛起,士兰微凭何立足MEMS IDM之林?
- 硅光子传感技术领先厂商Rockley Photonics申请破产保护
- 安防监控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思特威携手合肥晶合布局12寸CIS产线
- Aeva全球首款4D激光雷达芯片模组,交由光电子制造领导者Fabrinet量产
- 新加坡A*STAR助力MetaOptics引领全球超构透镜的创新和制造
- 全球光电行业“奥斯卡”,2022年“棱镜奖”入围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