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统集成 > 正文

智慧城市建设中,传感器重信息整合而非量
2017-08-06 10:51:48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在智慧城市中,人们将对城市的运转施加前所未有的精细管理:通过人工智能、大量传感器和无线网络,不同的设施互联互通,整个城市的能源成本被大大降低。最终实现减少污染、节能环保、提高安全,让居民安逸地生活、高效地工作。

在智慧城市中,人们将对城市的运转施加前所未有的精细管理:通过人工智能、大量传感器和无线网络,不同的设施互联互通,整个城市的能源成本被大大降低。最终实现减少污染、节能环保、提高安全,让居民安逸地生活、高效地工作。

在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下,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也意识到。如何把城市建设成智能化、智慧化?只有在城市当中布置非常多的数据采集设备,即更多的传感器,才能满足智能城市建设的需求。然而建设智慧城市,并非放更多的传感器,收集更多数据,而是打破信息孤岛,对信息资源进行重新整合。

在物联网出现之前,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如医疗信息、交通信息、环保信息、住房信息等各个部门的信息是彼此孤立的,呈烟囱状,没有形成共享。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建设智能城市成为可能。同时,要建设智慧城市,必须对城市各个组成部分信息进行重新整合,相关信息实现共享。

从这个角度来看,建设智能城市首先要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数据共享,统一管理,让数据真正服务于管理者。特别要强调打破行业分割、封闭的信息化架构,着重突出信息化的整体效能。不打破部门利益,即使放更多的传感器,仍然解决不了信息共享问题。就以美国旧金山智能停车系统为例,政府通过共享城市所有的停车位信息,重新对停车位进行定价,实施弹性收费,并将全市停车位做成APP软件,让市民手机下载。对司机来说,下载了这个软件,就可查找到附近各个位置停车位并了解收费信息。同时,建设智能城市还应从顶层设计开始,政府应适当公开一些非隐私信息,让市民共享。

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为城市的发展带来非常广阔的前景。在技术层面,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技术关系密切。发挥云计算的集约化、虚拟化、服务化、绿色化的优势,建立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是适应当前大数据发展的时代要求。与大数据相比,智慧城市的最大不同之处便在于“传感器”与“控制系统”。

在已经建设好的智慧城市中,遍布的温度传感器、火灾传感器、交通摄像头等就是整个城市范围内的传感器,属于基础公共设施的范畴,也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做的工作之一。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还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更像是智慧城市的“四肢”、执行机构,比如交通信号灯、城市热力管线阀门等。

据悉,在全球智能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能解决城市发展的各种挑战和机遇,从执行方面来看,构建智慧城市,推进城市的大型信息化工程就势在必行。所以在推进城市建设时,首先要抓住本地区发展的特色和机遇,智慧城市要差异化崛起,真正提升本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和驱动力。对于企业来讲,智慧城市的建设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很有可能成为产业的下一个增长点所在。

延伸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市场-2017版》

《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筑中的传感器及传感模块》

《楼宇自动化系统市场-2016版》

相关热词搜索:智慧城市 传感器

上一篇:一款与人类心脏几乎无异的人造心脏现已进入测试阶段
下一篇:基于LED的ToF传感器可检测室内动态,又不泄露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