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总揽 > 正文

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加快传感谷产学研集聚步伐
2015-10-23 07:15:27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杭州即将有一个传感器与微系统工程技术研究平台。在本届“2015中国(杭州)国际传感技术高峰论坛”上,钱江经济开发区将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拟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钱江传感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传感器技术创新为主线。

在这个信息速度堪比光速的社会,准确的大数据,才是智能的基础。传感器的出现,有利于获取海量数据,赋予“智能”新的含义,让一个漫长的“传统工业”时代变得“鲜活”,步入感知世界。

近年来,智能手环、谷歌眼镜等电子穿戴设备热卖,智能开关、温控器等智能家居兴起,无人机等航空航天器材备受资本青睐……传感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传感技术的进步不但可以提高智能时代的质量水平,更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智慧”。

作为杭州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排头兵”,钱江经济开发区把发展信息经济作为“一号工程”,重点发展以红外、无线、纳米、RFID(无线射频识别)等为特征的新兴传感技术产业。以打造“杭州国际传感谷”为目的,开发区编制规划传感器产业发展体系,大力招引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初步形成了传感器产业集群;多次参与承办传感器领域盛会,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聚焦物联网和传感技术发展的重要平台,开发区信息经济不断壮大。

10月22日,由钱江经济开发区承办的“2015中国(杭州)国际传感技术高峰论坛”在杭举行,近300位行业企业家、创业者、工程师和专家学者,将围绕传感器技术、市场、应用和资本开展深度交流探讨。

布局传感谷建设加强智慧产业集聚

2013年的一场物联网传感技术高峰论坛,让“传感器”这个词成为了全市瞩目的焦点,也让钱江经济开发区发展传感器产业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为何钱江经济开发区在集聚产业发展上,偏偏选中了“传感器”呢?

2010年,物联网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传感器作为其核心部分,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近几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工信部等相继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国内传感器产业的黄金发展期已经不远。而杭州作为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第一方阵”,更是发展传感器产业的首选之地。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钱江经济开发区乘着当前信息经济腾飞的东风,借助国家、省市发展传感器产业的政策机遇,将传感器产业定为开发区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柱,计划到2020年总计投资100亿元资金用于发展传感器产业,倾力打造“杭州国际传感谷”,形成“培育孵化区+产业集聚区+商住配套区”紧密联系、相互支撑的“一谷三区”格局,实现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产值突破200亿元。

目标既定,钱江经济开发区迅速培育和引进麦乐克电子、思创汇联、中为光电、中国数码港等20家传感器领军企业,汇聚了红外技术、生物、无线、纳米、微系统、压力、速度、流量、位移等多种传感技术形态,累计合同产能43亿元。拥有国际传感器协会——德国AMA协会、美国加州高技术企业联合会、工信部电子元器件中心、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省工业经济研究院等国内外合作伙伴,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传感器产业化发展推进大会、西博会国际传感高峰论坛等会议,被国家工信部主管部门和省、市经信委分别授予了“全国传感器产业化基地”、“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传感器产业发展基地”、“杭州(国际)传感产业园”等称号,成为我市国际传感器产业重要交流合作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传感器产业寄意高远、期待殷切。今年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两区三城九镇三谷”的概念,在这套由杭州独创转型升级“组合拳”中,传感谷也占据了重要一席。

结合全市重大战略布局要求,钱江经济开发区为传感谷建设重新制定了“作战指南”——《杭州国际传感谷建设规划(2015-2020)》。未来五年,开发区将秉承产业与环境的“双生态”建设理念,初步形成3至5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传感器产业集群;力争招引、培育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2家,5亿元以上企业5家,亿元以上企业10家以上;建成一批面向全国的传感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牵头制定国内标准10项以上,主导制定国际标准5项以上。

共建产学研新平台深耕传感应用之路

现代生活中,人们早就习惯了使用智能手机上各式各样的应用软件,但你知道这其中有多少功能是由传感器来实现的吗?微信“摇一摇”用的是加速度传感器,室内导航、定位靠的是陀螺仪和电子罗盘,手机麦克风其本质就是压力传感器……而这些都属于MEMS传感器。

硅基MEMS技术的微传感器也称MEMS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关键器件。随着物联网的大力推进和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MEMS传感器作为获取信息的关键,已运用在了消费电子产品、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据统计,2014年全球MEMS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已达111亿美元,国内MEMS传感器市场销售额达200亿元,MEMS产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如今,杭州即将有一个传感器与微系统工程技术研究平台。在本届“2015中国(杭州)国际传感技术高峰论坛”上,钱江经济开发区将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拟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钱江传感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传感器技术创新为主线,打造“浙江省传感器与微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开发区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引领和服务。

据悉,“浙江省传感器与微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投资5000万元,主要内容是:依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科研实力和钱江经济开发区的产业优势,建立一个技术交流、联合开发、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创新工程中心;围绕MEMS传感器产业发展,着力打造MEMS设计、封装测试公共技术两大公共平台;主攻微系统传感芯片、汽车与传感器与监测系统、医用传感器与智慧医疗三大研究方向,取得一批系统性、原创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并在“传感器与物联网”实践中得到应用;提供高端人才和交流合作、产学研成果孵化和转化、技术和资金合作、政策支持及人才培养等服务,实现从核心技术突破到产业化的无缝对接。

“钱江经济开发区打造传感谷需要一个集传感技术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咨询于一体的大型孵化平台,我们建立的工程研究中心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空白。”斯坦福博士、国家杰青王高峰教授是该工程研究中心的带头人。他指出,在开发区成立传感器与微系统设计、测试共享平台,既能帮助中小微企业节省研发投入,又能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资源优势,为创业公司提供权威的产品检测服务,有利于推动传感器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应用。

这种有助于孵化、集聚传感创新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也是钱江经济开发区想要大力推广的。根据《杭州国际传感谷建设规划(2015-2020)》要求,开发区将把传感器产业与物联网、大数据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器件+应用”,形成以系统集成服务商为龙头,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创新集群。

“浙江省传感器与微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后,开发区将拥有一个高层次“智库”。目前,由王高峰教授挂帅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获得了来自清华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等十多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的深度参与,中心的建成既能让高校老师、学生和实验员有更多机会参与企业实验,也能满足企业联合高校技术攻关、吸纳专业人才等多种需求,在无形中为高层次人才与开发区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的新纽带。

此外,论坛当天,钱江经济开发区还将与杭州佰盟智能开关有限公司、罗伯蒂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技术引进和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不断集聚传感器领域技术、人才资源,有效推动传感器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应用,走出一条以应用拉动传感器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高端峰会大咖云集创新“比拼”看谁更强

时至今日,感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可以上升到国家经济,也可以普及到日常生活。放眼杭州,信息经济发展已势不可挡,如何用智能传感“链接一切”,已逐渐成为影响传感器产业发展的焦点。

10月22日,“2015中国(杭州)国际传感技术高峰论坛”在杭举行。本届论坛是对前两届“国际(杭州)物联网暨传感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的提升和聚焦,云集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教育部部省共建实验室主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孙玲玲,华为传感器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丁险峰,阿里数据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潘永花等近300位业界知名企业家、创业者、工程师和专家学者。他们将围绕传感器技术、市场、应用和资本开展深度交流探讨,分享时下传感器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新观点。

与以往有所不同,本届高峰论坛还将举办“2015中国(浙江)物联网传感技术创新大赛”,向社会公开征集各类“传感技术”创新、设计、应用等200多个创新项目,进一步倡导创新思维,鼓励原创精神,有效促进传感器行业人才培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过前期初赛、复赛等环节比拼,最终有11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获得现场路演机会。届时,11个团队将带着自家的创新项目,在会上一较高下,为大家展示智慧交通、机载飞行计算机、全向视觉传感器、磁应力传感器及索力监测、传感机器人应用等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传感器

上一篇:美国科学家研发“数字皮肤”,可模仿皮肤触觉
下一篇:无锡新区:用物联网感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