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射频滤波器需求爆发,武汉敏声获超亿元投资
2021-06-15 10:43:26 来源:麦姆斯咨询 评论:0 点击:
长江日报记者从近日召开的MEMS射频产业技术决策咨询研讨会获悉,由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孙成亮教授联合14名国际知名业内专家创立的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成立2年多已拥有108项专利,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5G射频滤波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获得上亿元投资。
孙成亮教授介绍说:“射频滤波器相当于无线通讯领域的‘筛子’,通过筛选,避免声音的干扰。”据介绍,射频滤波器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上,“如果没有射频滤波器,手机通讯时就会听到其他人的通话声音”。
据武汉敏声统计,2021年国产品牌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预测射频滤波器需求达到160亿只。市场需求量大,但我国在这方面基础薄弱,专利、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在会上表示,射频滤波器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技术,是5G/6G无线通讯和物联网的重要核心无源器件,必须要实现滤波器芯片的国产化,形成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
成立于2019年的武汉敏声,集聚了一批业内资深专家,凭借着多年技术积累,仅用了2年多时间就掌握了上百项专利,并且还有新的专利在陆续申请中。专利涵盖了结构设计、工艺制程、电子封装、单片集成等建立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专利壁垒。
武汉敏声建立的专利壁垒,为抢占5G/6G无线通讯新赛道,进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对于这个创新型公司取得的成果,徐红星院士表示看好,并寄予厚望。
武汉敏声获得的突破,不仅得到业内认可,还获得资本市场热捧。自去年9月获得5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后,6月8日,武汉敏声与东方银星、北京协同创新基金、珠海芯泽通科技、上海亭翼投资公司、共青城皓海半导体多家知名机构现场签署投资协议,投资金额达一个多亿。
孙成亮表示,立足武汉的人才、产业、技术等优势,武汉敏声获得融资后,将进入产能爬坡阶段,计划2022年进入量产,建成国内第一个能够实现量产的8英寸FBAR滤波器芯片制造产线。
签约仪式后举办了以半导体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的圆桌论坛。论坛由武汉大学工研院院长刘胜主持,武汉大学徐红星院士、中北大学张文栋教授、薛晨阳教授、上海微系统所欧欣研究员、苏州纳米所张宝顺研究员、武汉大学赵兴中、何军、孙成亮教授就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上一篇:MEMS传感器厂商烨映微电子完成创业板上市辅导
下一篇:瑞声科技投资固态激光雷达领导者Ibeo,提升LiDAR制造能力
经典文章回顾
- 光电传感器芯片商艾普柯微电子获数千万级融资
- 拓展高端传感器领域布局,高华科技完成数亿元融资
- SiTime引入Aura Semiconductor“时钟”产品线
- 研发颠覆性光学MEMS麦克风,sensiBel获1500万欧元A轮投资
- 视觉传感芯片厂商Newsight将登陆纳斯达克,估值2.15亿美元
- 武汉敏声完成近6亿元B轮融资,加速国产BAW滤波器规模化量产
- 增强射频滤波器行业地位,村田宣布收购Resonant
- 全球首家超构光学商业化公司Metalenz完成3000万美元B轮融资
- 韩泰集团投资光学MEMS领导厂商PMC,加速汽车ADAS和自动驾驶应用
- 德国光学巨头蔡司成功收购美国Capture 3D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