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加快推进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打造“一谷两基地”产业格局
2019-01-12 11:36:11 来源:麦姆斯咨询 评论:0 点击: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南省加快推进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出,推动智能传感器这一新兴产业规模快速壮大,经过3年至5年的努力,河南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构建较完善的智能传感器产业体系,提升在重点领域的应用水平,智能传感器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
智能传感器是集成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已成为支撑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基础产业,目前市场应用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产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多年发展,河南省传感器产业已具备加速突破的基础,骨干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技术实力,汉威科技、森霸光电、光力科技、凯迈环测等企业在气体传感、热释电红外传感、气象传感、智能水表等细分领域优势明显,但总体来看,也存在产业规模偏小、持续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生态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行动计划》提出,按照应用牵引、龙头带动、链式突破、高端集聚、生态协同的原则,聚焦环境监测、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消费电子、智慧农业等重点应用领域,围绕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协同升级和产业生态完善,建设核心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平台,补齐以特色半导体工艺为代表的技术短板,推动智能传感器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系统集成和重点应用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以及洛阳、新乡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一谷两基地”的产业格局,努力把智能传感器产业培育成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产业。
根据《行动计划》,经过3年至5年的努力,力争河南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建成省级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并争创国家级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建设MEMS(微机电系统)研发中试平台、智能传感器检测检验平台、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检测检验平台;集聚发展效应显著,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初具规模,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体系初步完善、集聚效应显现,洛阳、新乡智能传感器及集成电路产业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培育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家至3家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
延伸阅读:
上一篇:CES 2019:歌尔智能硬件及传感器助力实现智慧生活
下一篇:Si-Ware联手汉高,推出首款内置光谱传感器的美容产品
经典文章回顾
- 惯性传感器厂商mCube更名为Movella,挖掘运动数据价值
- 长沙高新区建成79GHz毫米波雷达生产线,雷达应用遍地开花
- OCT+近红外光谱,SpectraWAVE血管内成像平台获得FDA上市前批准
- 敏芯股份李刚:专注实现MEMS芯片中国造
- 国产MEMS产业正崛起,士兰微凭何立足MEMS IDM之林?
- 硅光子传感技术领先厂商Rockley Photonics申请破产保护
- 安防监控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思特威携手合肥晶合布局12寸CIS产线
- Aeva全球首款4D激光雷达芯片模组,交由光电子制造领导者Fabrinet量产
- 新加坡A*STAR助力MetaOptics引领全球超构透镜的创新和制造
- 全球光电行业“奥斯卡”,2022年“棱镜奖”入围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