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将打造千亿级“中国传感谷”!院士:意义堪比武汉搞光谷
2018-11-13 08:56:38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物联天下,传感先行。
11月12日~13日,2018年“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举办。35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会、10余位院士专家出席。
从会议上传来消息,郑州将在高新区落地“千亿级”国际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中国传感谷”;同时确定,2018年~2020年,在郑州连续举办3届“世界智能传感器大会”。
“中国传感谷”将落户郑州高新区,形成“千亿级”产业
“人感知世界,靠的是眼、鼻、耳等器官,传感器就相当于这些器官,通过’聪明’地采集环境信息,经过各种算法处理,变换成特定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储存、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郑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新亭接受采访时说,传感器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实现万物互联、万物智联的重要支撑。
世界传感器大会上宣布,将在郑州高新区建设规模达到千亿级的国际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中国传感谷”。
目前,高新区集聚了汉威科技、新天、光力、新开普等一批全产业链传感器企业;集聚了北斗定位、5G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的重要资源。
郑州高新区已经规划了200亩先导区,正在规划3~5平方公里“中国传感谷”。未来5年,河南还要打造洛阳智能传感器基地、新乡智能传感器基地两个基地。
“郑州共识”发布,“国际级”大会在郑连办3年
11月12日开幕式上,智能传感器创新联盟和郑州市政府一起发布了智能传感产业的“郑州共识”,宣布共同构建全球智能传感器产业交流平台,打造智能传感器领域的国际性盛会。
同时还宣布,2018年~2020年,将在河南郑州连续举办3届“世界传感器大会”。
“在规模、参会嘉宾、参会企业等方面,逐年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说,以世界传感器大会为推介,以郑州智能传感器基地为抓手,形成传感器产业的“郑州符号”,打造一个全球性的传感器产业品牌。
传感器是细分行业,河南有“后发优势”
“郑州高新区对基地的建设非常支持,智能传感器产业会是郑州的一个支撑产业。”蒋庄德介绍,传感器是智能制造产业的一个细分行业、细分市场,无所不包、无所不用,在汽车、机械、航天航空等诸多制造行业有重要应用,产业扩散能量非常大。
蒋庄德分析,郑州在传感器产业方面发展,居于全国中间位置,拥有“后发优势”,既有发达地区的经验可以借鉴,又对资金、技术、人才充满渴求,正是发力的时候。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建议,郑州应该制定10~20年的传感器产业发展规划,将国内和世界上相关优秀人才都吸引过来;同时,注重本地人才培养,和国内外一些高校联合培养科研人才。
“郑州发展传感器产业非常聪明,就像武汉搞’光谷’一样。”周立伟说。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传感器
经典文章回顾
- 惯性传感器厂商mCube更名为Movella,挖掘运动数据价值
- 长沙高新区建成79GHz毫米波雷达生产线,雷达应用遍地开花
- OCT+近红外光谱,SpectraWAVE血管内成像平台获得FDA上市前批准
- 敏芯股份李刚:专注实现MEMS芯片中国造
- 国产MEMS产业正崛起,士兰微凭何立足MEMS IDM之林?
- 硅光子传感技术领先厂商Rockley Photonics申请破产保护
- 安防监控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思特威携手合肥晶合布局12寸CIS产线
- Aeva全球首款4D激光雷达芯片模组,交由光电子制造领导者Fabrinet量产
- 新加坡A*STAR助力MetaOptics引领全球超构透镜的创新和制造
- 全球光电行业“奥斯卡”,2022年“棱镜奖”入围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