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所研发载人航天工程配套传感器
2018-04-19 14:44:15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在哈尔滨有一处院所,它代表着哈尔滨的科技力量,是哈尔滨人的骄傲。他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九研究所(以下简称49所)。
传感器制造车间
49所从1995年开始为载人航天工程研发配套传感器产品,配套产品先后参加了神舟系列及天宫一号的飞行任务,均取得了圆满成功。49所先后为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配套了数十种传感器,应用于运载、飞船、航天员三大系统中的遥测、伺服、热控、推进、环控生保、航天服等分系统,配套种类包括压力、温度、湿度、位移、过载、氧气、二氧化碳、离子感烟、电导、呼吸、心电、体温等传感器,其主要功能为环境监测与控制、航天员生理监测、遥测测量等。这些传感器在各个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相当于为载人航天飞船装备了一套“神经系统”。
以环控生保系统为例,环控生保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在任务期间维持一个适宜航天员生活的环境,而传感器的功能是监测环境健康,测量舱内大气环境压力、大气中的氧气含量、舱内温度及相对湿度、监测预报舱内火灾等等,并准确地确定和控制舱内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及其环境控制系统,为航天员的健康、安全、宜居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参与航天传感器的研发,不仅是一项光荣使命,也带来了一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升级。”49所载人航天配套传感器产品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在这一过程中,49所研制成功高精度、高可靠压力敏感芯体、湿敏元件、气敏元件,实现了传感器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并通过化学量传感器寿命攻关,解决了敏感材料的抗污染、自身老化、温升、衰减等一系列问题,提高了化学量传感器的长期稳定性与可靠性。”
经典文章回顾
- 惯性传感器厂商mCube更名为Movella,挖掘运动数据价值
- 长沙高新区建成79GHz毫米波雷达生产线,雷达应用遍地开花
- OCT+近红外光谱,SpectraWAVE血管内成像平台获得FDA上市前批准
- 敏芯股份李刚:专注实现MEMS芯片中国造
- 国产MEMS产业正崛起,士兰微凭何立足MEMS IDM之林?
- 硅光子传感技术领先厂商Rockley Photonics申请破产保护
- 安防监控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思特威携手合肥晶合布局12寸CIS产线
- Aeva全球首款4D激光雷达芯片模组,交由光电子制造领导者Fabrinet量产
- 新加坡A*STAR助力MetaOptics引领全球超构透镜的创新和制造
- 全球光电行业“奥斯卡”,2022年“棱镜奖”入围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