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抢到了传感器/物联网的大红包
2016-03-10 09:44:38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近日,ADI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范建人在京与媒体朋友分享了2015年业绩。2015年一些半导体公司业绩不太好,因为受通信业务下滑的影响。但ADI业务却增长了20%,达到了34亿美元,而2014年为27亿美元。尽管2015年ADI曾收购了RF微波元件厂商—Hittite,但它不是主要增长的因素。“直接原因是搭上了传感器/物联网浪潮,其中,医疗(尤其医疗可穿戴)、工业与移动设备是领跑,去年通讯业务没增长。”
去年是ADI发展的五十周年华诞。回首五十年来ADI的三波驱动力:最早是机器(B2B),之后是人(B2C),物(C2C),如图1。现在技术不是挑战,如何产品化和提供应用案例(case)是难点。因此在2016年CES上,ADI展示了部分新技术,例如分子频谱识别材料,可识别假药、三聚氰胺牛奶、地沟油等。
围绕当今的物(C2C),ADI亚太区微机电产品市场和应用经理赵延辉介绍了物联网时代的MEMS传感器。小米手环去年出货1千万,里面采用了ADI的加速度计。尽管ADI传感器比竞争对手贵一些,但具有功耗低、精度高、体积小的优势。预测未来,可穿戴产品用传感器将呈爆发性增长(图2)。因为可穿戴产品中的传感器会用得越来越多,例如跆拳道服可有24颗传感器,教练不用看选手打拳,只需通过传感器即可知道哪些地方被打中了。拳击头盔上的传感器可感知受力大小,LV包可加上防盗装置,水表、电表加上传感器可知道谁动过。
新的应用更是期待爆发,这也为传感器提出了挑战。例如,已有客户在信用卡中嵌入传感器,这要求体积更小。奶牛佩戴传感器后,可知哪头生病了,但上千头奶牛不能更换电池,因此需要超低功耗。智能工厂需要传感器的集成度更高。
ADI工业部门的市场经理张鹏介绍了工业物联网的趋势。国家电网计划每根电缆接传感器,工业手臂/机器人也需要减少线缆,可见工业无线网是趋势。相比民用,工业无线可靠性要求更高。ADI提供了WSN(无线传感网)平台,有众多接口,可以接co2传感等应用;支持多种工业协议。另外,基于视频的处理方面,楼宇与商场的数字看板是热门,ADI也有解决方案,可以进行人流数量分析,包括性别、年龄段识别等。这也催生商业模式的变革,过去ADI只卖芯片,现在正探索把整个方案按照系统集成的要求优化,把所有的软硬件都做完,并按照客户的需求定制。
工业和监控领域的3D图像识别也是热门。3D解决了平面视觉的误触发问题,在今年二季度,ADI将发布新版3D解决方案,可用于机器人、物流或者SMT自动生产厂线,把元器件或者某个包裹,从某个特定的位置探测到,它才能通过机械手臂拿下来,这其中包含了距离信息。在某些特定领域,机器人手臂会有一些特定手势的识别等。
上一篇:江阴长电:创新锻造“非常”竞争力
下一篇:盾安环境:传感器领域布局初见成效
经典文章回顾
- 惯性传感器厂商mCube更名为Movella,挖掘运动数据价值
- 长沙高新区建成79GHz毫米波雷达生产线,雷达应用遍地开花
- OCT+近红外光谱,SpectraWAVE血管内成像平台获得FDA上市前批准
- 敏芯股份李刚:专注实现MEMS芯片中国造
- 国产MEMS产业正崛起,士兰微凭何立足MEMS IDM之林?
- 硅光子传感技术领先厂商Rockley Photonics申请破产保护
- 安防监控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思特威携手合肥晶合布局12寸CIS产线
- Aeva全球首款4D激光雷达芯片模组,交由光电子制造领导者Fabrinet量产
- 新加坡A*STAR助力MetaOptics引领全球超构透镜的创新和制造
- 全球光电行业“奥斯卡”,2022年“棱镜奖”入围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