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传感器三助“嫦娥”奔月 将火箭数据反馈地面
2013-12-04 08:33:53 来源:微迷 评论:0 点击:
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扬州产100只传感器使用在运载火箭上,这也是扬州产传感器第三次为我国航天器奔月服务。
提供传感器产品的是江苏(扬州)联能电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刘建国昨透露,在今年一季度的时候,公司接到了相关的订单,共计100只传感器;升天过程中,震动和加速度信息通过传感器及其他系统反馈到地面。
这已不是扬州传感器第一次为探月卫星服务了。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探月时,联能电子生产的激震器、传感器等10多类产品被航天环境实验所采用,用于模拟“嫦娥”奔月发射后的运行过程,便于科研人员改进卫星内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经过升空过程仍能稳定工作。
2010年9月29日,“嫦娥二号”发射时,除在演练阶段使用到联能电子的激震器、传感器和功率放大器外,在运载火箭上也使用了联能电子的30只传感器。
相继三次为奔月卫星服务,对联能电子来说,绝不是简单地重复。
“技术要求一次比一次高。”刘建国介绍,“对稳定性等各项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难度也是越来越大,需要在设计、结构和材料上进行创新。”
传感器就像一个神经末梢一样,组合成一个完美的神经网络,将各项数据反馈到地面,以便于发出正确的指令。这个神经网络随着卫星功能的提升,在功能上也被提出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拥有40多年传感器生产经验的联能电子,从“风云一号”“风云二号”卫星开始,直至“神五”“神六”飞船,一直是激震器和传感器系统的独家供应商。
【延伸阅读】
扬州传感器技术国际领先
“联能电子”前身是扬州无线电二厂,1991年开始改制,目前是国内最大的生产传感器厂家。作为一家低调的生产企业,联能电子生产的传感器应用在国内许多重点工程上。
三峡大坝建设时,大坝底部埋藏了联能电子生产的100多只传感器,大坝底部产生任何震动,传感器都会收集并转化为信号传递给监测技术人员;中国研制大飞机,联能电子生产的耐高温传感器用于监测发动机。
在震动传感器领域,联能电子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我们研制出复合型传感器,既能测量温度,又能测量震动情况。”刘建国介绍,“另外,新开发的带有记忆芯片传感器已申请国际专利。”
相关热词搜索:传感器
经典文章回顾
- 惯性传感器厂商mCube更名为Movella,挖掘运动数据价值
- 长沙高新区建成79GHz毫米波雷达生产线,雷达应用遍地开花
- OCT+近红外光谱,SpectraWAVE血管内成像平台获得FDA上市前批准
- 敏芯股份李刚:专注实现MEMS芯片中国造
- 国产MEMS产业正崛起,士兰微凭何立足MEMS IDM之林?
- 硅光子传感技术领先厂商Rockley Photonics申请破产保护
- 安防监控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思特威携手合肥晶合布局12寸CIS产线
- Aeva全球首款4D激光雷达芯片模组,交由光电子制造领导者Fabrinet量产
- 新加坡A*STAR助力MetaOptics引领全球超构透镜的创新和制造
- 全球光电行业“奥斯卡”,2022年“棱镜奖”入围名单出炉